二五七 创界山巅(1 / 6)

加入书签

聚散长如此

相见且欢娱

暮色像一滴晕开的墨汁,在宣纸般的天幕上洇出深浅不定的灰。风掠过回廊时卷起细碎的银杏叶,那些金箔似的叶子擦过青砖墙根,发出细雪落进铜盏的簌簌声。她立在画舫雕花窗前,看着水面上浮动的光斑被暮色揉成琥珀色的絮状物,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雨夜,他袖口沾着的沉水香混着雨水的气息,也是这般氤氲在潮湿的空气里。

画舫缆绳突然发出细微的震颤,惊醒了檐角栖息的铜铃。她转身时裙裾扫过案几,碰翻了盛满松烟墨的青瓷盏。浓稠的墨汁在紫檀木纹里蜿蜒出奇异的纹路,像极了那年他们在敦煌石窟临摹壁画时,月光从藻井漏下来在经卷上投下的影痕。窗外传来更夫敲梆的声响,三更天了。

“要启程了。“他的声音裹着夜风里的桂花香飘进来,玄色广袖拂过她发间垂落的银锁流苏。她低头去拾砚台,看见自己袖口露出的半截红绳——那是去年上元节他亲手系上的,用浸过朱砂的鲛绡裁成。此刻那抹殷红正随着动作在烛光里明明灭灭,恍若将熄未熄的烛花。

画舫推开碧波时,满河星斗都碎在了粼粼水光里。他站在船头调试琴弦,七根冰蚕丝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微芒。她倚着栏杆数檐角铜铃,听见第三声铃响时,他忽然拨动了第七弦。清越的琴音惊起芦苇丛中的白鹭,那些雪色翅膀掠过水面时,她闻见他衣摆上沾染的芦苇清香。

“记得你总说琴弦该用鹿筋。“她望着水中摇晃的倒影,看见自己鬓边步摇的珍珠映着月光流转。他搁下拨片,指腹摩挲着冰蚕丝上凝结的夜露:“后来才知最清亮的音色,原是要用断弦才能弹出。“远处传来寒山寺的钟声,惊飞了满江栖鸟。

霜晨时分,岸边酒肆的酒旗在风里猎猎作响。她将最后一封鱼素塞进青竹筒,看见竹节上凝结的晨露正顺着竹纹缓缓下滑。他解下腰间鎏金错银的酒壶,琥珀色的女儿红在朝阳里蒸腾起雾气:“待开春杏花汛时“话音被江涛声截断,她低头去系草履,发现他昨夜替她修补的麻绳已浸透了酒渍。

暮春的雨总是来得急。她撑着油纸伞站在渡口,看他在烟雨中调试新制的桐木琴。十三根琴弦在雨幕里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每一滴雨水滑落时都在弦面激起细小的涟漪。忽然有惊雷滚过天际,他腕间银铃骤响,她看见他颈后淡去的旧疤在闪电中泛着青白——那是去年为取崖间灵芝留下的伤痕。

“此去要经三十六道水路。“他将晒干的艾草系在她腕间,草木清香混着他掌心的温度。她数着艾草茎秆上的齿痕,忽然想起幼时他教她辨识草药,说艾草的第三枚叶片总是朝着东方生长。此刻那些干燥的叶脉正在风里簌簌作响,像极了夜航时船舷敲击的更鼓。

盛夏荷花开败时,她收到了褪色的蜀锦。那些曾经艳如朝霞的芙蓉花纹,此刻褪成了月光般的银灰色。锦缎夹层里掉出半枚玉扣,缺口处还沾着干涸的血迹——是他替她挡箭时留下的。她将玉扣浸在荷塘水里,看见倒影里自己的眉眼渐渐模糊成水汽,恍惚又见他在梅雨季翻山越岭,用油纸包裹着她最爱的雨前龙井。

秋分那日,她在城隍庙檐下捡到半片银杏。金黄的扇形叶脉里凝着霜,叶缘缺了个小角,像是被人珍而重之地剪去。她握着叶片在佛前燃起三炷香,青烟缭绕时忽然听见木鱼声里混着熟悉的骨笛调子。那旋律分明是当年他在雪夜围炉时吹的《折柳》,此刻却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传来,如同命运织就的罗网。

初雪降临前夜,她终于在驿站见到了那柄断弦的桐木琴。十三根琴弦只剩七根完好的,其余的都断在看似无损的漆面下。她轻轻拨动残弦,听见暗处传来机括转动的轻响——琴腹里藏着的竟是褪色的婚书,朱砂写就的字迹被虫蛀得斑驳,唯有“死生契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