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四 舒马格拉特(1 / 6)
那些离开的人都长一个样我不记得也没意义。
雨是后半夜下起来的。
我蜷在茶馆最角落的藤椅里,看檐角垂下的雨帘将青石板路浸成墨色。老茶客们早散了,只剩铜壶在泥炉上咕嘟作响,水汽漫过雕花窗棂,在泛黄的墙纸上洇出几团模糊的暗影。老板娘擦拭着青瓷杯的手突然顿住,那双布满裂口的手悬在半空,像被雨水打湿的蝶翅。
“这雨倒像是二十年前那场梅子黄时雨。“
她的话让我脊背发凉。檀木桌面上浮动的雨痕,此刻竟与记忆里某个潮湿的清晨重叠。那时我蹲在渡口石阶上,看乌篷船头飘着褪色的蓝布伞。伞下人影单薄,青衫被雨水浸透,仿佛随时会化在江南的烟水里。
“您认错人了。“我摩挲着茶盏边缘的裂璺,冰凉的触感刺入掌纹。老板娘却固执地望着我,浑浊的眼珠里泛起奇异的光:“那人的眉眼,和渡口石像一模一样。“
铜壶突然发出尖锐的啸叫。我猛地抬头,看见墙纸上的暗影正缓缓蠕动,渐渐凝成青衫客的轮廓。雨声骤然急促,瓦片上的积水争先恐后坠落,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哀鸣。檀木桌上的水汽蜿蜒成河,载着破碎的倒影流向记忆深处。
那年我总爱在卯时初刻蹲在渡口。晨雾未散时,江面浮动着青灰色的鳞光,像无数尾游动的银鱼。摆渡人的木桨破开雾气,惊起芦苇丛中几只白鹭。它们扑棱棱飞向天际,羽翼搅碎的晨光里,我总能看见那个青衫客。
他总在卯时三刻出现。
黑缎云头履踏碎薄雾,青竹伞骨上坠着的水珠连成银线。他撑伞站在渡口石碑旁,伞面微倾露出半张苍白的脸。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他襟前织就银色的帘幕。有次我瞧见他腰间玉佩闪过流光,那抹青碧色像极了后山竹林里新发的笋尖。
“小友可要渡江?“他的声音比江雾还轻。我慌忙摇头,却见他袖中滑落半卷泛黄的纸。风掠过江面时卷起残页,露出“天地同寿“四个朱砂小楷。那抹红在灰蒙蒙的雨幕里灼得人眼眶生疼,待我要细看时,整卷纸已如蝶儿般翩然远去。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纸页是《青囊残卷》。摆渡人说这书能医死人肉白骨,为此折了七条性命。可当我再望向渡口,青衫客早已不见踪影,只有石碑上多了道寸许长的剑痕,在晨雾里泛着幽幽的青光。
“他走的那日,江面漂着千百盏莲花灯。“老板娘的声音忽远忽近,“说是要渡尽天下孤魂“
我手中的茶盏突然迸裂。瓷片割破掌心时,记忆如决堤的江水奔涌而来。那年惊蛰刚过,江水暴涨三尺。我亲眼见着青衫客立于船头,任由浊浪将乌篷船抛向半空。他广袖翻飞如鹤唳,指尖凝着寸许青芒,在暴雨中画出个巨大的太极。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吟诵声穿透雨幕,江心漩涡中升起万千萤火。那些萤火聚成个模糊人形,竟与青衫客有七分相似。我看见他眉心亮起一点金芒,与萤火人形额间的印记遥相呼应。
电光火石间,整条江水倒卷上天。青衫客化作青烟没入漩涡,江面浮起千百盏莲花灯,每盏灯芯都跃动着青碧色的火苗。摆渡人瘫坐在湿透的蓑衣里,颤抖着指向江心:“他把自己炼成了镇水神煞“
雨声忽然变得粘稠,像无数蚕丝裹住我的四肢。老板娘浑浊的瞳孔里映出我惊骇的面容:“那些离开的人啊“她枯槁的手指划过墙纸上的暗影,“在忘川摆渡的船娘说,他们最后都变成了江底的青苔。“
我踉跄着冲出茶馆。雨丝刺在脸上生疼,却不及记忆里那抹青碧色的痛楚。深巷尽头的老槐树下,摆渡人的蓑衣还在滴水,旁边散落着几片焦黑的竹简——正是当年被江水卷走的《青囊残卷》。
“看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