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八 魔刀(2 / 4)
着“吴钩霜雪明“。母亲下葬那天下着太阳雨,殡仪馆工作人员往棺木撒糯米时,她听见骨灰盒里传来指甲抓挠檀木的声响。
梅雨季来临时,苏晚开始在咖啡馆收集客人遗落的头发。顾言看着她把第七缕栗色鬈发封进琥珀,突然说:“知道为什么宋代古琴要漆灰胎吗?“他掀开琴轸露出内里麻布,“为了封住木头腐烂时发出的呻吟。“
某个暴雨滂沱的深夜,苏晚撞见顾言跪坐在地宫模型前。他正用金缮法修补残缺的墓室壁画,朱雀尾羽处粘着片真实的孔雀翎。“当年王水腐蚀的不止是剑身。“他沾着大漆的手指划过壁画仕女的裙裾,“有人把核废料倒进墓道,那些辐射尘落在仕女发髻上,就成了千年不褪的螺子黛。“
苏晚的钢笔突然写下:“我们都在等一场永远不会降临的雪。“墨迹未竟,顾言将越王勾践剑的残片按在她掌心。青铜锈蚀的裂痕渗出冰凉的铁腥味,她看见刃口处嵌着半粒石英砂——那是铸造时工匠故意留下的瑕疵,传说能让持剑者在决战前想起最重要的人。
地铁末班车驶过外滩时,苏晚在备忘录删除了所有关于死与爱的词句。顾言修复的《洗冤录》摊开在膝头,最新添的批注写着:“凡生前溺亡者,耳后有鳞状纹路。“她摸到自己耳廓凸起的弧度,突然听见十五岁那年的雨声——母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指甲在皮肤上刻出细小的“活“字,比“死“更锋利,比“爱“更疼痛。
此刻咖啡馆打烊的铜铃在雨中摇晃,苏晚望着玻璃窗上自己模糊的倒影。那些年她总在等父亲从北海道寄来的金枪鱼,等顾言修复完青铜剑匣里的《牡丹亭》,等母亲骨灰盒里的甲骨碎片拼凑出完整的“家“字。直到某天在古籍库发现1976年的《文汇报》原件,才惊觉报道日期是3月28日,而母亲火化证上的死亡日期是4月5日清明。
晨雾漫过琴轸时,苏晚将玉觹放回顾言的拓印工作台。青铜剑铭文在晨光中浮现出全貌:“吴钩无罪,唯情可诛。“她数着咖啡杯沿的裂璺,突然明白父亲为何要在每年忌日往骨灰盒里塞金条——那些沉甸甸的金属,原是为了压住骨灰盒底部篆刻的“爱“字,免得它随火化炉的热浪飘散成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此刻有客人推开木门,铜铃惊醒了檐角凝结的露水。苏晚在打烊前的最后时刻,在顾言送的越窑青瓷盏底发现圈暗纹:用金缮法粘合的瓷片间隙,藏着枚微型甲骨,卜辞显示“癸卯卜,争贞,雨,不死“。她忽然想起昨夜修复的唐代壁画,画中仕女发间的螺子黛遇水显形,正是“生“字的古体写法。
雨还在下。苏晚把枯萎的白玫瑰插进越窑盏中,看着花瓣在茶汤里重新舒展。顾言擦拭古琴的背影映在《洗冤录》扉页,那些朱砂批注突然鲜活起来,化作流淌的金色溪流。她终于看清他锁骨疤痕下的纹身——不是月牙,而是半枚甲骨文的“永“字,与她锁骨内侧用蓝黑墨水刺的“生“恰好能嵌合成完整卦象。
咖啡馆的常明灯在黎明前熄灭。苏晚数着青瓷盏里舒展的花瓣,突然听见地底传来铁器相击的铮鸣。顾言的工作台上,《牡丹亭》残卷正在晨光中显影,那些被虫蛀的空白处,渐渐浮现出用金粉续写的唱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方程在椅子上干坐着,尹珏和淋沁去约会了,他也想约女朋友李凯诗,但想到女朋友看到自己实验失败诞生的“核桃头”,还是算了……
李凯诗,她是寒琦的前女友,主修音道,辅修画道,很聪明的一个人,有时方程在想,自己不会是个“三”吧?
还要不要继续造四极血契憾天熔炉呢?自己这回坑尹珏,他会不会恨自己?
就在这时“魔刀蚀骨冥渊”从天而降!!
魔气冲散了变化道咒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