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第六十二片龙鳞(五)(2 / 6)

加入书签

nbsp;这群人的担忧玲珑暂且不管,她是不可能放任藩王回去壮大自己势力的,只不过收藩一事不能操之过急,还需从长计议。眼下最重要的是民生问题,自古以来,老百姓才不关心龙椅上坐着的是谁,他们只要能吃饱穿暖,衣食无忧,便足够了。然而以大历朝目前的发展水平,老百姓们俨然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每年收了粮食还要缴税,粮食产量低得可怜,缴税之后落下的钱能够吃饱饭就不错了,别的什么都不要想!再加上底层官员中饱私囊,百姓虽然不至于流离失所,却也称不上安居乐业,归根究底,还是粮食产量的问题,人口基数远远超出了粮食产量,许多儿女多的人家连饭都难吃饱,又谈什么别的?

    长此以往,穷的越来越穷,再加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私塾学院束脩昂贵,普通百姓根本负担不起,也没有多余的银钱送孩子去读书,于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只有贫穷。

    与贫穷相伴的,只有愚昧。

    玲珑看了各地呈上来的新生儿数据,出生率与夭折率一样高,女性因生产造成的死亡率也相当惊人,所以说要做一个好皇帝,首先,就要让自己底下的百姓吃饱饭。

    她搞了两世科研,各方各面皆有涉猎,大历虽然技术水平落后,但那些知识早就是贮藏在玲珑脑子里的。不过她是皇帝,断然没有她亲自下田去搞研究的道理,如何让百姓吃饱穿暖,这是工部该考虑的问题,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这又是户部该考虑的,国库里亮晶晶的银子难不成要养这么两群废物?

    玲珑召见工部尚书及主要官员,给他们定下了两个小目标。一,优化粮种,根据种植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作物;二,改进现有落后且笨重的农具。

    大历朝百姓多用犁铧,犁铧体型沉重不易深耕,往往需要人畜卖大力气,得两三个人共同耕种,收益却不高。怕工部这些人脑子不够使,玲珑还亲自给他们画了图纸,要求他们造出如图上那种轻巧便捷的耕犁。再多的要求也不敢提了,至少比起犁铧,短辕犁与曲辕犁更加轻松,可以节省人力,且效果更好。

    此外还有筒车这样的灌溉工具,制作出来后无需人力照看便可自行进行灌溉。

    工部尚书捏着玲珑给的图纸激动的说不出话,看玲珑的眼神跟看神仙差不多,这些知识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可对于科技水平落后的大历朝官员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进步!

    玲珑给了他们半年为期,粮种的优化与农具的改进,半年后她要看到成果,要是做不到,罚俸!

    至于户部,她则是提出了系统登记户籍并且进行全国大普查的要求,三教九流包括贱籍之人尽皆要登录在册,并且稍稍减免赋税,且增加“女户”。

    工部的人效率很快,有了图纸,农具很快便制造出来,下田一试,嘿!你还真别说,比过去难用的犁铧强上不知多少倍!

    只是粮种的优化需要时间,寻得的优秀粮种也在皇庄上进行试种,工部尚书天天朝宫里跑,好好一个白胖老头儿愣是被晒得乌漆抹黑,但精神头却很好,工部在六部里一直是个隐形部门,孝宗皇帝在的时候便不怎么重视,如今他们逐渐做出成果,哪有不高兴的!玲珑又不着痕迹地从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