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张华(4 / 4)

加入书签

柱上!”

司马伦见张华拒不投降,又担心张华的威望会影响自己的叛乱计划,便下令将张华及其家人全部处死。

公元300年正月,张华被押赴刑场。

临刑前,他面对皇宫的方向,跪拜叩首,感慨道:“先帝知我,托我以社稷之重,如今我未能保全社稷,唯有以死谢罪!愿陛下日后能明辨是非,愿西晋能早日安定,百姓能安居乐业!”

说完,他从容就义,时年69岁。

张华的家人,包括他的儿子张祎、张韪,以及孙子辈,也全部被杀害,一门忠烈,令人扼腕。

张华死后,西晋朝堂彻底陷入混乱,“八王之乱”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西晋王朝的灭亡。

而张华的忠烈之举,却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东晋时期,晋元帝司马睿为张华平反昭雪,追赠他为“侍中、司空、壮武公”,并派人重新安葬张华及其家人,恢复了张华的名誉。

唐代史学家房玄龄在编撰《晋书》时,更是对张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以才学事武帝,以忠烈殉惠帝,可谓西晋之栋梁,乱世之君子也”。

张华的一生,是西晋时代的缩影——他见证了西晋的统一与繁荣,也经历了西晋的浮华与动荡;

他以才学引领文坛,以胆识安定社稷,以忠烈殉葬家国,虽最终未能挽救西晋的衰落,却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士大夫”的担当与风骨。

如今,千年已逝,西晋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八王之乱”的硝烟也早已散尽,但张华的《博物志》依然流传于世,他的忠烈事迹依然被后人传颂。

他就像一颗在乱世中闪耀的星辰,即便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照亮着中国古代文化与精神的长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