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南华老仙(7 / 8)

加入书签

/p>

渔民们躲在浅滩的芦苇丛里,吓得瑟瑟发抖,直到看见吴军的船只大胜归来,才敢出来欢呼。

周瑜和诸葛亮来浅滩看望渔民时,见所有渔船都安然无恙,不由得对南华更加敬佩。

诸葛亮握着他的手说:“先生这‘避火符’,真是神了!若不是先生,恐怕会有不少渔民葬身火海。”

南华笑了笑:“此非符咒之能,只是借了些水汽调和火势罢了。真正厉害的,是都督的谋略与将士们的勇气。”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此战虽胜,天下仍未太平。曹丞相虽败走华容道,但其根基仍在,日后恐还会有战事。还望二位能以百姓为重,早日结束这乱世。”

周瑜和诸葛亮对视一眼,都郑重地点了点头。

南华离开赤壁时,渔民们凑了些鱼干和粮食给他,他推辞不过,只取了一小袋鱼干。

船行在长江上,他看着两岸渐渐恢复生机的渔村,心里忽然生出一丝希望——或许用不了多久,这天下真能迎来太平。

建兴五年冬,终南山下了场大雪,漫山遍野都裹着一层白。

南华坐在草庐前的石凳上,手里捧着一本《道德经》,看着雪地里的梅花缓缓绽放,眼神里满是平静。

这几年,他很少再下山。听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诸葛亮辅佐刘禅登基,接着又开始北伐;听说曹魏换了君主,司马懿渐渐掌握了兵权;还听说孙权在江东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越来越稳固,可战乱却从未停止。

他曾在梦里见过张角——梦里的张角穿着粗布短褐,在沂蒙山的田地里耕种,身边跟着妻子和孩子,脸上满是笑容,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野心。

醒来后,南华常常想:若是当初张角没有起兵,或许就能过上这样安稳的日子,也不会有那么多百姓死于战乱。

这天,草庐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南华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紫色官服的人骑着马走来,身后跟着两个随从。

那人到了草庐前,翻身下马,对着南华恭敬地行礼:“晚辈谯周,奉诸葛丞相之命,前来拜见南华仙长。”

南华放下书,起身问道:“谯大人远道而来,可有要事?”

谯周叹了口气,说:“丞相近日北伐,驻军五丈原,积劳成疾,卧病在床。他想起当年赤壁之事,知道仙长有通天之能,便让晚辈来请仙长,希望仙长能去五丈原,为丞相医治。”

南华心里一沉。

他早就听说诸葛亮为了北伐,日夜操劳,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他沉吟片刻,说:“我这就跟你走。”

两人快马加鞭,赶往五丈原。

到了蜀军大营,南华直奔诸葛亮的中军帐。

帐里燃着炭火,诸葛亮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见了南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先生,辛苦您了。”

南华坐在床边,伸出手为诸葛亮把脉,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诸葛亮的脉象紊乱,气血已近枯竭,显然是积劳成疾,药石难医。

他叹了口气,说:“丞相,您这是常年操劳,耗损了太多心血,恐怕……”

诸葛亮摆了摆手,平静地说:“先生不必隐瞒,亮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亮这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没能完成先帝的遗愿,没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实在是遗憾。”

南华看着他眼中的遗憾,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从布囊里取出一颗红色的药丸,递给诸葛亮:“此乃‘续命丹’,是我用百年人参、天山雪莲等珍稀药材炼制而成,虽不能让您痊愈,却能为您续上几日性命,让您能安排后事。”

诸葛亮接过药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