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何进(3 / 5)
兵自重,可对太后形成威慑;二是借助外力壮大自己的势力,平衡士族集团的影响;三是他对自己的军事实力过于自信,认为即便地方豪强入京,也能掌控局面。
于是,他下令召董卓、丁原、桥瑁等地方豪强率军入京。
董卓时任并州牧,素有野心,曾多次违抗朝廷命令。
丁原是武猛都尉,驻守河内郡,其部将吕布勇猛过人。
何进召这些人入京,无疑是引狼入室。
时任主簿的陈琳尖锐地指出:“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耳。”
但何进此时已经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
更致命的是,何进在召外兵的同时,未能对宦官集团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他既没有解除宦官的兵权,也没有控制宫廷禁卫,甚至还频繁出入皇宫,给了宦官集团可乘之机。
这种麻痹大意,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病逝,年仅三十四岁。
灵帝临终前,曾试图立幼子刘协为帝,并将其托付给宦官蹇硕。
但何进凭借兵权优势,强行拥立自己的外甥刘辩即位,是为少帝,何太后临朝听政,何进则以大将军身份辅政,总揽朝政。
灵帝的去世,让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的矛盾彻底激化。
蹇硕试图联合其他宦官诛杀何进,但消息泄露,何进先下手为强,将蹇硕处死。
此时,宦官集团的核心人物张让、赵忠等人失去了靠山,势力大减,按理说何进完全有能力将他们一网打尽。
但他再次犹豫,只处死了蹇硕的亲信,对张让等人仍未采取行动。
袁绍等人多次催促何进动手,甚至建议他直接带兵入宫,逼迫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但何进始终顾虑何太后的态度,迟迟没有行动。
张让等人察觉到危险,开始采取反击措施。
他们利用何太后的弟弟何苗贪财好色的弱点,用重金贿赂何苗,让他在太后面前为宦官说好话。
何苗果然向太后进言:“大将军专权,诛杀左右,恐危及社稷,不如保全宦官,以平衡其势。”
何太后本就对何进的专权有所不满,听了何苗的话后,更加坚定了保护宦官的决心。
何进在内外压力下,终于下定决心铲除宦官集团。
他一方面命令袁绍、袁术率军包围宦官的府邸,另一方面亲自前往长乐宫面见何太后,请求诛杀张让等人。
但他的行动已经被宦官集团察觉——张让的亲信潜伏在宫中,将何进的计划全部报告给了张让。
张让等人知道,一旦何进的请求得到太后同意,自己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设计除掉何进。
八月二十五日,何进再次前往长乐宫面见何太后。
当他进入宫门后,张让立即下令关闭宫门,将何进围了起来。
张让站在何进面前,历数他的罪状:“先帝曾与我等有约,共辅社稷。今将军独揽大权,诛杀左右,难道想谋反吗?”
何进猝不及防,一时语塞。
张让趁机下令埋伏的刀斧手动手,将何进斩杀。
随后,他们将何进的首级扔出宫外,喊道:“何进谋反,已被诛杀!”
何进的死,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京师引起了轩然大波。
袁绍、袁术等人得知何进被杀的消息后,立即率军攻入宫中,对宦官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
据《后汉书·何进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