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公孙瓒(4 / 4)

加入书签

p> 公孙瓒的失败,是性格与时代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勇猛有余却谋略不足,擅长战术却缺乏战略眼光;他能在乱世中崛起,却不能在权力巅峰保持清醒;他用武力征服了幽州,却失去了人心。

正如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的:“瓒遂骄矜,记过忘善,多所贼害,虞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共推柔为乌丸司马。

柔招诱乌丸、鲜卑,得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大破之,斩丹。”

但历史总是复杂的。

公孙瓒虽然最终失败,但其在抵御外族入侵中建立的功勋,不应被遗忘。

在东汉末年中原大乱之际,正是他率领“白马义从”一次次击退鲜卑、乌桓的南下,守护了北方边疆的安宁。

《后汉书》记载,在公孙瓒镇守幽州期间,“乌桓、鲜卑不敢近塞”,这份功绩足以让他在汉末历史中占据一席之地。

易京的火光熄灭了,但公孙瓒的故事并未就此终结。

他的“白马义从”成为后世骑兵部队的典范,他与刘虞的理念之争折射出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永恒难题,他从崛起至覆灭的轨迹,更是乱世枭雄命运的缩影。

千百年后,当人们漫步在河北雄县的土地上,或许还能从易京遗址的残垣断壁中,窥见那位白马将军的身影——他曾在塞外的风沙中纵马疾驰,曾在界桥的战场上挥矛冲锋,最终在自己构建的堡垒中,伴随着烈焰走完了传奇而悲壮的一生。

这,便是公孙瓒,一个在汉末乱世中绽放又凋零的独特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