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孙亮(3 / 6)
膛。
临死前,他盯着孙亮,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你……你才十岁……”
孙亮端坐着,看着地上的鲜血漫到龙靴边,声音平静:“拖出去,曝尸三日。”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父皇说的“信人不如信己”,原是这般滋味。
诸葛恪死后,孙峻以“诛杀权臣”之功被封为丞相、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此人身材短小,眼神阴鸷,虽无诸葛恪的才学,却更懂权谋。
他上台第一件事,便是将诸葛恪的亲信连根拔起,连已经病逝的滕胤都被追贬为庶人。
孙亮看着朝堂上噤若寒蝉的大臣,心中冷笑。
他知道孙峻不过是另一头猛虎,却故意纵容:“大将军劳苦功高,可自选卫士三百,出入宫禁无需通报。”
孙峻大喜过望,却不知这是孙亮的算计——放纵其骄横,方能让群臣看清其狼子野心。
五凤元年(公元254年),孙峻为立威,率军攻魏,却在寿春被司马师打得大败。
他恼羞成怒,竟在撤退时劫掠淮南百姓,带回建业当奴隶。
孙亮在朝堂上质问:“我军征伐,是为兴复汉室,为何要劫掠百姓?”
孙峻低头:“臣是想充实国库。”
“国库可由朕的内库补贴,”孙亮语气转冷,“即刻释放所有百姓,赐粮遣返。”他随即下令打开太仓,赈济被劫掠的淮南人,又命史官将孙峻的暴行记入《吴书》。
孙峻气得脸色铁青,却不敢违逆——毕竟孙亮是孙权嫡子,名分上无可挑剔。
这年冬,吴侯孙英(孙登之子)密谋刺杀孙峻,却因家奴告密失败。
孙英自刎前,托人给孙亮送去一块玉佩——那是孙亮幼时,孙英送他的玩物。
孙亮将玉佩攥在掌心,直到指节发白。他知道,孙英的死,是在提醒他:再不动手,下一个便是自己。
五凤二年(公元255年),孙亮开始暗中布局。
他以“习射”为名,命光禄勋选兵家子弟中十五至十八岁者入宫,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绕帐兵”,又让全公主的女婿、黄门侍郎全纪担任统领。
这些少年与孙亮年纪相仿,每日在苑中操练,孙亮亲自教他们兵法,同吃同住,很快便成了心腹。
“我要你们记住,”孙亮在操练场上对少年们说,“你们只效忠于朕,不是任何权臣的私兵。”
少年们齐声呐喊,声震宫阙,孙峻听闻后虽有疑虑,却只当是孩童玩闹。
这期间,孙亮还展现出惊人的聪慧。
一次,侍中刁玄献上一匹“汗血宝马”,说是西域进贡的,孙亮却指着马的蹄子:“西域马四蹄皆白,此马前蹄带黑,必是从辽东买来的杂种马。”
刁玄当场汗流浃背,认罪伏法。
又有一次,宦官将变质的蜜饯呈上,孙亮掰开一看:“这蜜里有鼠屎,必是你藏在怀里捂坏的。”
宦官起初抵赖,直到孙亮让人剖开鼠屎,见里面干燥,才俯首认罪。
这般明察秋毫,让朝野上下越发敬畏。
连老将丁奉都私下对部将说:“少主虽幼,实乃英主,孙峻久必被诛。”
太平元年(公元256年),孙峻在宴会上突发恶疾,临死前将权力交给堂弟孙綝。
此人比孙峻更为跋扈,刚掌权便诛杀了反对他的吕据,连孙亮的表兄、骠骑将军朱据都被他流放交州。
“孙綝有何功绩?不过是靠宗室身份窃取大权!”孙亮在全纪面前拍案而起,“朕已十五岁,按礼制可亲政了。”
全纪谏言:“陛下可先收回祭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