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秦二世胡亥(2 / 4)

加入书签

其他皇子的排挤或欺负时,赵高总会第一时间出现,为他打抱不平,教他如何反击。

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让胡亥在情感上对赵高产生了深深的依赖,他觉得只有赵高才是真正对他好的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东巡途中突然驾崩,这一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宫廷表面的平静,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风暴。

秦始皇的驾崩来得极为突然,他生前虽然一直在为秦朝的长治久安而努力,但对于继承人的问题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定论。

按照秦始皇原本的遗诏,长子扶苏应继承皇位,延续秦朝的统治。

扶苏为人正直、贤明,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朝中许多大臣的支持。

他深知秦朝在统一六国后,百姓们历经战乱,急需休养生息,因此多次向秦始皇进谏,希望能够减轻百姓的负担,实行一些较为宽松的政策。

然而,他的这些建议却与秦始皇的治国理念产生了冲突,最终被秦始皇派往北方边境,监督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然而,赵高却不甘心就此失去现有的权势与地位,他深知扶苏为人正直、贤明,对自己平日的所作所为多有不满。

一旦扶苏即位,自己必将面临失势甚至身败名裂的下场。

于是,在权力欲望的驱使下,赵高决定铤而走险,精心策划了一场惊天阴谋。

他先是凭借自己的巧舌如簧,说服了丞相李斯参与其中。

李斯作为秦朝的丞相,位高权重,在秦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他也有着自己的私心和顾虑,担心扶苏即位后,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威胁。

赵高抓住了李斯的这一心理弱点,对他晓以利害,指出如果扶苏即位,必定会重用蒙恬,而李斯则可能会失去丞相之位。

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下,李斯最终妥协,与赵高狼狈为奸,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并伪造诏书赐死扶苏。

在这场充满血腥与背叛的宫廷政变中,胡亥被赵高无情地推到了前台。

起初,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胡亥震惊不已,内心充满了惶恐与不安,深知这一决定将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皇帝,也没有做好承担如此重大责任的准备。

他对扶苏充满了愧疚和不安,毕竟扶苏是他的兄长,而且在他心中,扶苏一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但在赵高的再三劝说与蛊惑下,他终究没能抵挡住权力的巨大诱惑,怀着忐忑与侥幸的心理,同意了这场阴谋。

他天真地以为,成为皇帝后,他可以继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却没有意识到权力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

就这样,在赵高和李斯的精心运作与扶持下,胡亥登上了皇位,成为秦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秦二世。

胡亥即位之初,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和治国理政的能力,对治理国家的复杂事务茫然无措。

他依旧沉浸在以往的玩乐生活中,将国家大事一股脑地交给赵高和李斯处理,天真地以为皇帝的生活就是尽情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而无需为繁琐的政务劳神费心。

他大兴土木,征调大量民夫修建阿房宫。

阿房宫规模宏大,规划极为奢华,宫殿的墙壁上镶嵌着各种珍贵的宝石,梁柱皆由上等的木材打造,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为了修建这座宫殿,无数百姓被迫离开家园,前往工地劳作,许多人在繁重的劳役中累死、饿死。

同时,他还继续修建骊山陵墓,秦始皇的骊山陵墓本就工程浩大,胡亥即位后,又进一步扩大了陵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