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吕不韦(3 / 4)

加入书签

个乖巧懂事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华阳夫人当场就将异人改名为子楚,从此对子楚关爱有加。

不久之后,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继位,即秦孝文王。

子楚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

然而,命运似乎又和秦国开了一个玩笑,秦孝文王在位仅仅三天就突然去世了。

于是,子楚顺利登上了王位,即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为了报答吕不韦的恩情,任命他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

吕不韦从一个商人,一跃成为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实现了身份的巨大转变。

成为丞相后的吕不韦,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大的抱负。

在经济方面,他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于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他组织人力兴修水利,开凿沟渠,引河水灌溉农田,使得秦国的农田得到了充足的水源,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他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对于那些积极开垦的农民,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

在他的努力下,秦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百姓生活也逐渐富足起来。

在军事上,吕不韦派将军蒙骜攻打韩、赵、魏三国。

蒙骜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他率领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占了三国的多座城池,扩大了秦国的领土。

这些军事上的胜利,不仅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也让秦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威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吕不韦还十分重视人才的招揽。他在咸阳城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得到他的赏识和重用。

一时间,来自不同国家和阶层的三千门客汇聚在吕不韦的门下。

这些门客中,有精通兵法的军事家,有擅长治国理政的政治家,有博古通今的学者,还有能言善辩的纵横家。

吕不韦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编纂了一部宏伟的巨着——《吕氏春秋》。

这部书涵盖了儒、道、墨、法等各家思想,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吕不韦试图通过这部书,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一套完整的治国理论和思想体系。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后,不幸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位。

嬴政尊吕不韦为相国,称“仲父”。

此时的吕不韦,权势达到了顶峰,整个秦国几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朝堂之上,大臣们对他敬畏有加,言听计从;朝堂之外,百姓们也都知道吕不韦的赫赫威名。

然而,随着嬴政逐渐长大,他对权力的渴望也日益强烈。

嬴政是一个极具野心和抱负的人,他不甘心只做一个有名无实的秦王,他渴望亲政,掌握秦国的最高权力。

而吕不韦,作为相国,长期把持朝政,在秦国的势力根深蒂固,这自然引起了嬴政的不满和猜忌,两人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

吕不韦与太后赵姬(嬴政生母)之间,有着一段旧情。

在秦庄襄王去世后,两人旧情复燃,时常私通。

但随着嬴政年纪渐长,吕不韦越来越担心事情败露,一旦被嬴政知晓,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吕不韦开始想办法摆脱太后。

他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嫪毐,将嫪毐假扮成宦官,献给了太后。

嫪毐生得英俊潇洒,又善于迎合太后,很快就深得太后宠爱。

太后对嫪毐言听计从,甚至与他生下了两个儿子。

嫪毐凭借着太后的宠爱,权势也逐渐膨胀起来,被封为长信侯,得到了大片的封地和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