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2 / 3)

加入书签

bsp;一提到子孙后代,朱元璋就乐得合不拢嘴。

    他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亲情,非常信奉多子多福那一套逻辑。

    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受苦,他还设计了一整套为子孙后代谋福利的政策。

    他相信只要按照他的政策走,朱家的子孙后代肯定会衣食无忧,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

    “这不巧了吗?”

    朱棣也笑着说道:“朱由检那小子下江南,一路上肯定会路过很多藩王封地,咱们说不定能趁着这个机会,看看咱们朱家的藩王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你小子总算是说了句人话。”

    朱元璋很高兴。

    朱棣说的确实在理。

    朱由检从顺天府出发,一路下江南,无论走哪一条路线,肯定都会途经很多蕃地。

    朱元璋正好可以借着这个空档,看看自己其他的子孙后代。

    【几日后,朱由检将京城安置妥当,便决定走运河水路下江南。】

    【京城里除了留守的军机大臣之外,还有曹文诏、卢象升、陈奇谕的三万难民子弟兵,足以应对任何突发事件。】

    【朱由检则带走左良玉、孙传庭、洪承畴三万大军,以及杨嗣昌、魏忠贤、曹变蛟、曹化淳、李国祯等一众得力干将。】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将之前在京城里羁押的大臣们,也一并带上。】

    【一切准备妥当,朱由检正式启程出发。】

    【为了安全起见,洪承畴建议以水陆并进的方式前行,朱由检觉得在理,便答应了下来。】

    【少年天子下江南的消息,很快便通过各种途径,传遍了大江南北。】

    【朝野上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朱由检的行程。】

    【沿路两岸不少得到消息的老百姓,都纷纷跑过来看热闹。】

    【皇帝出游,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能看到这番阵仗,便已经是三生有幸,当然是不可错过的机会。】

    【当然,沿途的各级官吏,朱由检自然少不得接见。】

    【他在京城里闹得天翻地覆,地方上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各地方官吏虽然对京城的风云变化心中惴惴不安,但明面上的事情还是要过得去。】

    【行至一路,大体算是风平浪静。】

    【朱由检一路走来,看到的皆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景象。】

    【他知道这番景象不过是地方官吏在粉饰太平而已,可他暂时还腾不出手来肃清地方吏治。】

    【大明危亡就在眼前,他必须要和时间赛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