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三章 咸鱼翻身(2 / 3)

加入书签

好办,”说着,丁宁掏出准备好的辞职信往桌上一放,“这是我的辞职信!”

况校长与谭书记两个对看一眼,脸上的表情在丁宁看来复杂精彩至极。短暂的沉默之后,况校长长出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丁宁同志,组织这样考虑,给你搭班子,还不是为了区域经济研究所地发展?你现在这样做,很是意气用事啊。如果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这样做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是你不一样,你是老同志了啊。你还不知道吧,为你的事,周辉书记虽然在江州,但多次打电话过来,对你的事进行询问,他是很关心你地,很关心区域经济研究所的发展,你这样做,于个人,那是辜负了周辉书记对你的信任,你说是不是啊?”

“周辉书记愿意看到的是,地方上的知识力量能够凝聚起来,为地方上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可操作方案,对于这一点, 我想,即使我辞职了,离开了春州大学,一样能做到这一点。”对方打人情牌,丁宁却不理这一套,本来,若是存一点周辉书记天下为公的想法,并非一定要在学校才能搞出名堂,许多学术研究机构也是民营的,独立地。

谭书记说道:“丁宁,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丁宁笑了笑,说道:“我想,我会和一帮子朋友成立一个民间咨询机构。”

丁宁的话再明显过来,况校长与谭书记都是无比聪明的人,自然明白丁宁是想完全脱离学校自己拉人马干。

仔细一想想,他出学校,那帮子人本身为了丁宁就肯辞职,自然是一起走,区域经济研究所从前的关系以及经营自然马上转移,区域经济研究所迅速从了一个空壳,想到这,两个久历官场沉稳得很的家伙都不禁有些慌了。

丁宁这时语气缓和下来,说道:“我知道校长与书记也难做。这样,我先回去,等一个星期,校长与书记最后有什么决定,作为我个人,都欣然接受。”

出了校长办公室,丁宁长出了一口气,见着两位大佬很是吃憋的表情。丁宁这些日所积压的郁闷之气顿时一扫而光。

丁宁出了春州大学,就直奔高凡他们那。

丁宁向高凡他们简单讲了见校长和书记的情形。高凡,特别是涂亮与徐明两个都很激动,连呼过瘾,又称遗憾,没有亲眼看到那一幕。

丁宁说完了,高凡却难得表情眉开眼笑地拿出一份《人民日报》,递给丁宁。

丁宁有些不解。高凡说道:“我们地先进事迹上报了。”

这回轮着丁宁激动了,赶紧展开报纸看了起来。

无独有偶,市长办公室,杨市长同志脸色铁青,他地桌上展开着的也是一份《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地份量他是很清楚。今天的新闻,不,应该是深度报道了,报道了春州市李村木艺厂的先进事迹。

记者的语气几乎是在讴歌新时代的创业者。那些花团锦簇的文字可以不看,杨市长看得清楚地几个让他也砰然心动要点,一是传统木艺与现代需求结合起来;二是自主创业,主动解决地方剩余农村劳动力,为拓宽就业渠道,扎根农业农村提供新思路。

这些东西算是很大的成绩,但不结合背景,不结合时代特征还算不了什么。偏偏刚刚金融危机后,沿海城市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劳动力需求锐减,现在,从中央到地方,解决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不但是国家的发展的重点难点,也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点和难点。这里面的份量有多重。年轻的杨市长很清楚,想想。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这个让各地政府十分头疼地问题,这个丁宁以及高凡他们折腾出来的厂不仅生存了,而且兴旺发展了,这种模式,这里面的经验就太有可借鉴的地方,这事,几乎是要想折腾多大就能折腾多大。果然,十点左右,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