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后方战场(3 / 3)

加入书签

深远的“战斗”。

忻州战役的硝烟尚未散尽,365师政委谭政委的办公室里已堆起半人高的战俘档案。

油灯昏黄的光线下,他指尖划过“晋绥军投诚人员一万六千人”的统计数字,眉头拧成了疙瘩。

通讯员第三次推门时,带进的夜风卷着寒意,也带来了更棘手的消息:“谭政委,平顺县临时营地已经满了,俘虏们挤在露天场院里,今晚预报有雨。”

谭政委猛地站起身,抓起桌上的钢笔在电报稿上疾书,字迹力透纸背:

“急电:战俘数量远超预期,政工干部缺口极大,请求紧急支援!”

这封标着“特急”的电报连夜送抵八路军总部,油灯下,几位首长围着地图低声商议,最终拍板的声音斩钉截铁:“从各师抽调骨干,立刻支援365师和129师!”

三天后,一列列军车冲破晨雾,载着数百名政工干部驶向晋东南。车厢里,刚从抗大毕业的青年学员小李正摩挲着背包里的《论持久战》,旁边的老红军王干事拍了拍他的肩膀:

“记住,改造战俘不是捆住他们的手,是解开他们的心。”这句话,成了所有奔赴营地的政工干部共同的注脚。

对那些被解救出的国军俘虏,及投诚的晋绥军士兵展开系统的军事训练与政治改造。这场“战斗”虽无硝烟,却关乎军心凝聚与力量整合,其艰巨程度丝毫不逊于前线厮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