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童装的品质执念(2 / 6)

加入书签

的棉花泡在水里,新疆长绒棉能吸收自身重量 1.2 倍的水分,普通棉花只能吸 0.8 倍 ——

    这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出汗后衣服能快速吸汗,就不容易着凉。林凡特意把报告复印了两份,一份压在柜台的玻璃板下,另一份塑封好挂在收银台旁,就是为了让顾客看得明明白白。

    木板刚往门楣上挂好,就像颗石子投进了县城商业街的静水。不到三分钟,店门口就围拢了七八个人。

    卖菜的张婶拎着半篮子沾着露水的小白菜,菜叶子上还挂着水珠,她踮着脚凑上前,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店里挂着的浅粉色样品外套。

    那面料摸上去软乎乎的,像揉着刚晒过太阳的云朵,指尖能感受到棉纤维的蓬松,里子是浅白色的精梳棉布,缝边都用细棉线细细包了边,连针脚都排得整整齐齐 ——

    林凡特意从苏州学的苏式童装工艺,讲究 “密缝细锁”,一寸布要缝八针,比普通童装的六针多两针,这样洗再多次,缝边也不会开线。

    张婶摸着面料,忍不住咂嘴:“你看这针脚多密实!

    前几天我给孙子在钱老西那买了件浅蓝外套,花了五块钱,结果洗一次领口就卷得像朵蔫菊花,袖口的线还崩开了;

    里面露出来的棉絮灰扑扑的,掺着好多碎线头,我孙子穿了两天,胳膊上就起了小红疹子,去卫生院看,医生说是布料刺激的!跟你这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人群里站着个穿藏青夹克的年轻人,是隔壁修车铺的小周,他闻言撇了撇嘴,从裤兜里掏出个掉了漆的摩托罗拉 BP 机,按了下侧面的按键,屏幕亮起显示着两条未读信息 ——

    是他女朋友催他去买酱油。他没看信息,反倒把 BP 机揣回去,手往口袋里一插:“商家不都这样吹?

    上月我在市里百货大楼买了双‘真皮’皮鞋,店家拍着胸脯说是头层牛皮,结果穿半个月鞋头就裂了缝,去找他们,人家还说我穿得太费!他说用新疆长绒棉,谁知道是不是掺了碎棉絮?

    还搞个专属绣标,说不定是从批发市场批的现成货,就是为了把价抬上去,好坑咱们这些老百姓!”

    他刚说完,旁边卖水果的刘叔就瞪了他一眼,刘叔的摊子就在林凡店斜对面,天天看着林凡进货、做衣服,最清楚他的实诚:

    “小周你这话不对!林凡这孩子心眼实,前阵子我给孙女买小外套,想挑件厚实的,他怕我看不清里面的棉絮,特意找了把小剪刀,拆开衣角让我看 ——

    那棉絮白得发亮,一丝杂质都没有,用手扯能看见长长的纤维,哪像钱老西那货?上次我去他店里,想摸件衣服的里子,他死活不让,说‘摸脏了卖不出去’,现在想想,肯定是里面的棉絮见不得人!”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