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晏甘泉(3 / 4)
bsp; 张万贯派来的账房先生叫吴三,起初对刘满仓处处提防,每一笔钱都要查三遍。可他看着刘满仓每天吃的是和民夫一样的糙米饭,喝的是河里的水,晚上还在油灯下核账到深夜,渐渐也服了。有一次,吴三发现有个工头偷偷扣了几个民夫的工钱,刚想告诉刘满仓,却见刘满仓已经拿着账本找到了那个工头,当场把工头的工钱扣下来,补给了民夫,还把工头赶走了。吴三叹着气对张万贯说:“老板,这刘大人是个清官,是个干实事的官,咱们没看错人。”
工期过半时,雍正皇帝派来的巡河御史到了甘泉。御史姓周,是个出了名的酷吏,到地方巡查,最喜欢挑官员的错处。他一到甘泉,就直奔工地,见刘满仓穿着粗布衣服,满身泥污,皱着眉问:“你就是甘泉知县刘满仓?治河的银子呢?账本呢?”
刘满仓把周御史请到破庙里,拿出厚厚的账本:“周大人,账本都在这里,每一笔支出都有吴账房和民夫代表的签字,您可以随便查。”
周御史翻了翻账本,又让人去工地上问了几个民夫,民夫们都说刘大人好,管饭给钱,还和他们一起干活。周御史脸色稍缓,又问:“你这引河之法,可有先例?若是失败了,你担得起责任吗?”
刘满仓指着远处的河湾:“周大人,前几任加高旧堤,是堵;我开挖引河,是疏。治水如治民,堵不如疏。若是失败了,我刘满仓愿以项上人头谢罪。”
周御史盯着刘满仓看了许久,忽然笑了:“好一个堵不如疏。刘满仓,你这官,不像个官,倒像个庄稼汉。不过,庄稼汉能办实事,比那些只会拍马的官强。”
周御史回京后,给雍正皇帝上了一道奏折,把刘满仓治河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还赞他“廉能有为,心系百姓”。雍正皇帝看了奏折,龙颜大悦,不仅下旨嘉奖刘满仓,还从国库拨了两千两银子,补贴治河经费。
有了皇帝的嘉奖和额外的银子,工地上的士气更高了。三个月后,引河终于挖通了。刘满仓站在引河的入口,看着黄河水奔腾着涌入新挖的河道,原本湍急的老河湾渐渐平静下来,北岸的农田露出了湿润的泥土,远处的灾民们欢呼着,有的甚至跪在地上,对着引河磕头。
张万贯也来了,他站在刘满仓身边,看着顺畅的引河,又看了看北岸的码头——那里再也没有漩涡,盐船可以稳稳地靠岸了。他拍了拍刘满仓的肩膀:“刘大人,你赢了。我张万贯服你。”
刘满仓笑了,他的脸上沾着泥,眼睛却亮得像星星。他忽然想起刚到甘泉时,夜里听见百姓哭,如今听见的,是百姓的笑。这笑,比任何嘉奖都珍贵。
转年春天,甘泉县下了一场透雨。刘满仓带着衙役们到北岸巡查,见农户们在田里播种,李老栓牵着牛,看见刘满仓,远远就喊:“刘大人!今年这地,肯定能丰收!”
刘满仓走过去,蹲下身,摸了摸湿润的泥土,泥土里带着青草的气息。他抬头望向黄河,引河的水静静地流淌,老堤安然无恙,河面上有几只水鸟飞过,翅膀掠过水面,留下一圈圈涟漪。
风从河面上吹来,带着暖意。刘满仓站起身,望着漫无边际的田野,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他想起自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