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红海行动》上映(1 / 4)

加入书签

第660章 《红海行动》上映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讚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裊裊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熟悉且动人的片尾曲中,“大眼”走出了影厅,又坐到了外面休息区的圆桌旁,一边等待著下一部电影放映,一边拿出隨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將刚刚观看《我和我的祖国》的感受编辑出来。

一部电影,七个导演,七个故事。

这种拼盘式的电影,在国內確实是新颖且少见的。

不过七个导演不可怕,谁拍的差谁尷尬。

托这种敘事方式的福,《我和我的祖国》基本上没有什么节奏,每个短片的剧情走向也很显而易见。

这种简单直白,其实就很考验导演的功力了。

怎么样在有限的框架里让故事更饱满生动

如何在侷促的时间里营造出戏剧性

不同的导演,选择了不同的方法。

而在看电影之前,“大眼”其实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电影看完之后,他的判断也基本是得到了验证。

七部短片,质量参差不齐,剧情有好有坏,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

这就是“大眼”对於这部《我和我的祖国》的具体感受。

若是让他来挑,一时之间还真不好选出哪个短片他最喜欢。

但若是要说最不喜欢哪一部,那他倒是能立刻回答出来,毋庸置疑是陈凯歌拍的那部《白昼流星》。

该片和陈导过往的很多电影一样,通篇充斥著大导演的艺术性以及不知所谓和逻辑混乱。

再加上他还特意將自家儿子弄进了电影里担任男主角,这给人的观感无疑就更差了。

而相比於陈诗人的《白昼流星》,

“大眼看电影”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徐崢和寧浩的作品。

因为《bj,你好》与《夺冠》这两个故事完成度最高,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化的丰富了剧情和人物形象。

而且徐崢和寧浩都是那种很接地气的导演,又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和个人风格。

像是徐崢的电影,永远都是那么的詼谐幽默,他不会平铺直敘的讲什么大道理,而是用奇巧的构思把丰富深刻的內容表现出来,在《夺冠》里也是这样,既贴近生活又颇有浪漫英雄主义的气息。

至於寧浩,《bj,你好》不仅是人物塑造,剧情推进上做的好,整体的节奏把握,情感拿捏,以及细节上的处理都是登峰造极的。

另外除了导演的功力之外,演员的演技加持也是这三个短片能够脱颖而出的重点。

无论是《bj,你好》里的葛优,还是《夺冠》里的小男孩都十分出彩。

“大眼看娱乐”匆匆在自己的个人帐户上把《我和我的祖国》里的部分短片好一顿夸,夸完就又走进了影院放映厅,准备看今天这最后一部,同时也是他最为期待的一部电影——《红海行动》。

依旧是那电影宇宙第三阶段的新片头动画,然后是龙標和巨幕动画,等这些都结束后,《红海行动》正片一开场,就是一个风高雨急的夜晚。

深邃的大海之上,巨浪一波接著一波,拍打在一艘巨大但老旧的渔船上。

渔船上的渔民,嘴里骂骂咧咧说著东瀛语,同时在风浪中控制著船只。

情况似乎有些危险,但又没那么危险,因为渔船足够大。

可下一秒,一道巨大的黑色影子一闪而逝,紧接著那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