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朕能怎麽办?只能原谅了(2 / 5)

加入书签

sp;你先看看。」

    「遵旨。」

    洪承畴接过刘若愚递上的弹劾奏章,低着头一一看完。

    神情如常,没有半点惊惶。

    「皇上,臣请求自辨。」

    「说。」

    「皇上,杨涟弹劾奏章,大部分都是无中生有,他自己臆想的诸多罪名,臣不屑一顾。不过其中解池盐场一事,臣想自辨。」

    朱由校没有出声,继续听着。

    「河东都转运盐使司下辖的解池盐场,供应山西丶河南丶陕西等地用盐,还有很大一部分从大同等关口,贩卖至漠南草原。

    万历四十七年,河东销核盐引六百二十万引,销出盐一万两千四百万斤,仅次于两淮七百零五万引盐引,以及一万四千一百零五万斤的销盐。

    可是缴纳的盐税呢?

    万历四十七年,两淮好岁还缴纳了一百万两银子盐税,河东却只有不到四十万两银子的盐税,天启五年秋,袁世振奉诏组建淮东盐业公司,整肃两淮盐政,到天启六年秋,上缴盐九百七十一万圆银币,合计金花银六百五十一万两,使得平辽大业粮饷无忧..

    皇上,河东盐司出盐,不输淮东盐司,它的盐税,应该能撑起西北的一片天。

    除了边戎兵备,地方兴农丶水利丶赈灾丶教化丶卫健等诸多仁政也可一一推行。

    可是到天启五年,河东盐司还是只上缴了六十一万两银子的盐税,还恬不知耻地表功...」

    洪承畴一脸正色,慷慨激昂。

    他脸型削瘦,身材不高,偏瘦,但是说话的时候自带一股气势,「皇上,他杨涟身为朝廷御史,有体察民情丶剔弊发奸丶除豪蠹丶振纲立纪之责。

    他却不分青红皂白,既不去河东查核帐簿,又不去解池走访盐户,听信一些所谓正道之士的风言风语,就罗织罪名,上奏弹劾臣。

    皇上,杨涟此举不仅有负皇恩,有负朝廷重托,更是肆意破坏皇上在西北的方略。此等胡言乱语,不切实际丶误国殃民的虚妄弹劾,臣深恨之!」

    不愧是能在青史留名的人物,他的自辨十分老道。

    其它的不多说,只抓住最关键的一点。

    河东盐司的盐税。

    这个老小子摸透了朕的心思。

    朱燮元丶傅宗龙的西南局今年开春,已经在四川叙永丶贵州水西开打了。

    坐镇贵阳的西南局制置副使丶川黔都司都指挥使侯朝柱,指挥四路兵马陆续到位,切断叙永丶

    水西与外界的交通,断绝粮食丶盐巴丶棉布丶铁器丶药材流向安氏和奢氏控制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