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换个活法(2 / 5)
副都事熊明遇,拜见皇上。」
这是位「神人」,万历二十九年,二十二岁中进士,资历比孙承宗还要老。
偏偏喜欢格物致知,探究万物规律,多与西方传教士和徐光启等人有往来。
不为主流儒理士林所喜,一直转任地方。
在福建搞过海防剿过海贼,又去宁夏成边打过蒙古人。
天启二年改任南京右金都御史,领操练江防军务,一举剿除为祸多年的水盗巨寇朱睿,算是明末少有的六边形人才。
天启四年,他和同乡徐良彦图谋升迁回北京任金都御史,不想被东林党大佬丶吏部尚书赵南星阻止,提拔了东林党人左光斗。
于是卷入到与东林党的党争混战中。
朱由校开口说:「良儒先生,朕看过你的总结题本,写得非常好。
注重数据丶追求精确;注重科学观察;重视科学的逻辑推理及对比研巧...与朕的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规定任何试验必须做记录,统一长度丶重量丶温度等标准,详尽到克丶毫米...更是脚踏实地的实践,十分难得啊!」
熊明遇答道:「臣拜读过皇上的《科学方法论》丶《万物易证法》,还有《数理化入门》丶
《代数与几何》等小册子,拜服不已。
皇上不仅定义了科学,还将其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自然科学又定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数学丶物理丶化学,三科道尽了基础科学..
皇上学究天人,让臣敬佩得五体投地!」
朱由校哈哈大笑,「良儒先生,我们君臣二人就不要在这凛冽北风中互相吹捧了,以后我们互相交流的机会还多的是。」
熊明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皇上,是臣鲁莽了,一说到科学和技术的事,就情不自禁,滔滔不绝。」
孙元化又继续介绍:「皇上,这位是熊良儒举荐的方孔绍方潜夫,现任滦州制置金事丶永平府同知。」
这位也是位神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做过福宁知州,在那里与福宁兵备道的熊明遇相识,结为好友。
是当下有名的易学大家,却也喜欢格物致知,还会打仗。
朱由校还是朱友霄时,看过一篇帖子,说崇祯年间,湖广巡抚方孔绍打张献忠,八战八捷,最后与杨嗣昌意见不合,被弹劾去职。
有网友甚至畅想,要是方孔被重用,会不会直接平定了张献忠乃至李自成?
思路跟其他网友的畅想一样,要是毛文龙不被杀,获得重用,明朝会不会续命十年?
当时还是朱友霄的自己,也觉得这些畅想有几分道理。
可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