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十六颗人头?少了!(2 / 4)
,继续煮盐。」
朱由校眉头一挑,「晒盐有史记载,是前宋莆田人陈氏发明。
前元和本朝,各海边盐场有煮有晒。
嘉靖元年,山东海丰盐场改有煮有晒为全晒盐,并完善工艺,效率数十倍于煮盐,此后大明海边盐场悉数改为晒盐,怎麽还继续煮盐?」
「回皇上的话。煮盐必须用到柴火和铁锅。柴火是每日必需,而铁锅被盐卤所浸,需要不时更换。
用煮盐法,盐户盐丁就必须找盐场大使购买柴火和铁锅,又受一层盘剥。
盐大使叫盐卒把控盐场出入要道,严加盘查,除了严查私盐,也不准其他人私贩柴火和铁锅入盐场。」
朱由校冷笑几声,对左右说:「看到没有!国事就是这样败坏在这些人手里!」
他转头看向堵胤锡,「说说,你准备如何整饬?」
「刹住歪风邪气。」
「如何刹住?」
「皇上,臣觉得这等歪风邪气,必须严惩才能以儆效尤!」
「如何严惩?」
「人头。」
毕自严捋胡须的手猛地一定。
这位堵胤锡不仅精明能干,还杀伐决断,有果决之气,更勇于任事。
要是久于宦海的官吏,肯定不会如此直白说借人头以正风气,只会说徐徐图之,以稳为上。
这或许就是皇上另设制置司,徵辟干练睿智丶勇于担当的「新人」为官吏的原因。
朱由校盯着堵胤锡,问:「人头,多少人头?」
堵胤锡迟疑了一下:「皇上,长芦都转运盐使司共有四个盐课提举司,有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是为首恶。
属下有盐仓大使一人,副使一人,作恶最凶。
十六枚首级,足矣!」
朱由校继续盯着堵胤锡,盯得他心里有些发毛和忐忑。
皇上这是什麽意思?
是觉得我过于狠辣?
还未上任,就先谋下十六枚首级?
「仲缄强毅有魄力,十分难得。但朕觉得还不够!
话不可说绝,但事情要麽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绝。
长芦盐道,数千盐户盐丁煮盐晒盐运盐,世代被欺凌,积怨颇深,区区十六枚首级就能让他们一泄心中怨气吗?
不够!」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