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巡盐银子进内帑还是进户部?(3 / 4)
...第十一条查核茶法...
...第十二条严行考成...
...第十三条改革盐法鼓铸...」
陈学礼一条条详细讲述,每一条都会有人提出意见,大家激烈讨论。
但是会场牢牢掌控在李起元手里,要是有人偏题,或者「超纲」,他就会开口,不动声色地把话题拉回来。
来宗道听了一会,深有感触,侧身探过头,对崔景荣附耳轻声道:「此十三法大善!瞻予公不愧是精于理财的能臣干吏。」
崔景荣不以为然道:「法是好法,可是操持过急,对下面也过于苛刻。
天下之事在于中庸。
何为中庸?中者,和也。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来宗道没有再出声。
等了半个时辰,会议开完,陈学礼等人起身告辞,值房里只剩下李起元和来访的崔景荣丶来宗道。
「崔天官,有何来意,现在请说。」
「李尚书,魏阉被皇上派出京之事,你可有耳闻?」
李起元看了崔景荣一眼,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听说过,派魏督公出京巡盐。」
明为巡盐,实则搞银子,大家心知肚明。
崔景宗连忙说道:「而今户部国库,窘困至极。
文武百官的俸禄,有三个月未发。蓟辽丶宣大丶延绥等九边粮饷,日日在催。
贵州四川,还在用兵平息安奢之乱,粮饷告急也是一日三催。
其馀各处,无不在摊着手要钱。李尚书,想必你很是头痛吧。」
「没错,老夫焦头烂额。」
「李尚书是理财国才,主持的赋税十三条,老夫刚才也旁听了,无一不是济世良策。
可是远水难解近渴啊!」
李起元目光深邃地看了崔景宗一眼,「崔天官有什麽肺腑之言,直管说来。」
「李尚书,何不上疏,请皇上把魏督公巡盐所得银子,悉数解入通州太仓,以备国用。」
坐在旁边的来宗道听明白崔景宗的用意。
凶名显赫的魏忠贤魏大璫出京巡盐,天津丶扬州那些大盐商,以及他们背后的靠山们,再不情愿也得咬着牙出血掏银子。
两三百万两是必不可少的!
但这两三百万两银子是入内帑还是入户部,区别就大了。
要是入了内帑,皇上又能在制置司这些事上一通瞎折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