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投华一念起,刹那天地宽。(3 / 4)

加入书签

很快意识到,在这场危机中,他们每个人都无力回天。

拉里·佩奇率先提出向陈天妥协的方案,但股东们起初并不接受,心中仍抱有一丝侥幸。

或许陈天只是虚张声势,不妨再观望几天。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曾经熙熙攘攘的谷歌总部,如今已难见风投机构的身影。

尽管谷歌的业务数据并未显著下滑,却再也没有投资人愿意继续注资。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些终日与风险为伴的投资机构,恰恰是对风险最敏感的一群人。

直到红杉资本的股东代表在会议上突然宣布,接到总部通知准备从谷歌撤资。

这成了压垮谷歌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谷歌内部终于艰难地达成共识:继续纠缠对错已无意义,尽快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股东会最终决定,由拉里·佩奇代表谷歌与陈天接触谈判。

这一次,谷歌选择主动低头。

非创始人股东集体同意稀释10%的股份转让给陈天,而持股共占50%的两位创始人愿意出让多少,则由他们自行决定。

当红杉资本代表将这一决议汇报总部后,立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回复:

“暂缓撤资,若陈天成功入股谷歌,我们不仅不撤资,还愿意追加投资。”

谷歌股东们面面相觑。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像红杉这样的国际资本,其投资决策竟会如此深受“陈天”二字影响。

......

陈天确实在等待谷歌主动联系,不过这在他眼中只是一步闲棋。

即便等不到也无妨,市场竞争本就是看谁先承受不住压力,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对方才能给予致命一击。

虽说“商场如战场”,但终究不同于真刀真枪的厮杀,并非一战就能定下胜负。

在实力相近的对手之间,竞争往往会演变为一场漫长的鏖战。

正如国内马芸的“聚划算”,从任何维度看都不是陈天“淘宝”的对手,但它依然存活下来,甚至运营得不错。

若是马芸不贪心,就这样安心运营下去,聚划算也能当个行业老二,陈天并不无法对他赶尽杀绝。

当市场足够广阔,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没有任何个人或企业能吞下整个蛋糕。

像微软那样垄断一个时代的案例,终究是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特例。

自微软之后,全球再未出现过能达到同等垄断程度的互联网巨头。

在陈天看来,如果谷歌不愿低头,双方就只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但在“必应”正式上线之前,陈天并不会闲着。

他在极短时间内接连动作,每一招都指向谷歌的软肋。

这一套高强度组合拳,足以让谷歌认清两者的差距和现实的残酷。

陈天判断,谷歌支撑不了太久。

一旦压力超过临界点,对方必然会主动寻求谈判。

即便最终谈不拢,至少也会坐上谈判桌。

他的预判没有落空。

就在陈天抵达美国刚满一周时,谷歌终于撑不住了。

从表面看,陈天的一系列动作并未对谷歌产品层面造成实质性伤害。

谷歌依然牢牢掌控着美国及海外搜索引擎市场,业务数据并未下滑。

但在更关键的“未来预期”层面,投资人信心已开始动摇。

......

就在谷歌股东大会通过决议的当天下午。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