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特岗教师计划(1 / 4)
校长刘承允叹了口气,语气诚恳得不像话:“陈天啊,你都看到了。
咱们车城中学,底子薄,条件差,这么多年了,还是这副老样子。
县里经费一直紧张,我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瞒你说,就这几台破电脑,还是我前年磨破了嘴皮子,从教育局淘汰下来的旧设备里硬抠出来的。”
他抬手拍了拍身边那台蒙着灰、屏幕泛黄的主机,眼神里没有抱怨,只有一种坦然的无奈。
“孩子们都是好孩子,跟当年的你一样,肯学,能吃苦。
夏天教室里热得像蒸笼,冬天冷风飕飕地往里灌,他们也就那么熬着。
我们当老师的,看着心疼,却也……唉。”
这番话,没哭穷,没卖惨,只是平铺直叙,却比任何声泪俱下的控诉都更有分量。
县办李建国在一旁听得眼皮直跳,心里暗骂刘承允这老狐狸真是豁出去了,一点脸面都不要。
他紧张地看向陈天,生怕这位感到被道德绑架而心生不悦。
陈天脸上的微笑果然淡了下去。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缓步到窗边,目光掠过那片坑洼的煤渣跑道,看向远处寒风中光秃秃的操场。
他想起五年前自己在这里读书的日子,记忆从未褪色,只是被繁忙的工作暂时压在了心底。
沉默持续了大约十几秒。
终于,陈天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刘承允:“刘校长,我明白您的意思。”
“这里是我的母校,培养了我,看到母校现在的困难,我于情于理,都不会袖手旁观。”
刘承允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李建国也暗暗松了口气,脸上堆起笑容准备接话。
但陈天轻轻抬手,止住了他可能要说出的感谢之词。
“不过,”陈天话锋一转,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一种力量:“我不赞成单纯的捐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希望我的‘贡献’,是能真正可持续地帮助学校提升教学环境和质量,而不是一次性的‘输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位神情骤然变得紧张的领导,继续道:
“我会以我个人的名义,设立一个专门面向车城中学的教育发展基金。
首期资金我会投入一千万,用于改善基础设施。
比如翻新教学楼、操场、更换课桌椅、安装必要的制冷取暖设备,以及建设一个真正能用的计算机教室和图书馆。”
听到“基金”、“持续”这些词,刘承允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这远比他期望的一次性捐款要好得多!
陈天微微一笑,接着抛出了更为具体的方案:
“此外,我将借助公司的人脉资源,协调引进一批优秀教师前来车城任教,全面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让孩子们能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但仅靠我个人引进师资还远远不够,我还有一些更深层的想法,需要各位领导的支持。”
说到这里,陈天略微停顿,目光转向县办主任李建国。
“陈总,您请讲。”李建国立即会意:
“只要在我权限范围内的,我一定当场落实,若是需要上级决策,我也必定如实汇报。”
陈天说道:“我提议试行一项‘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由政府牵头招聘高校毕业生,安排他们到农村学校任教三年。”
“服务期满后,经考核合格且愿意继续留任的教师,可给予正式编制待遇。”
此言一出,李建国顿时怔住了。
这类涉及编制问题的重大决策,远不是他一个县办主任能够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