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雷君的成功秘诀(3 / 4)

加入书签

> 沉思片刻,他突然有些明白了。

一家企业的大股东不愿融资,通常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根本不缺钱,要么就是极度看重公司股权,不愿在估值低点时轻易出让。

e眼下明显需要资金,那就只可能是第二种情况。

再联系陈天旗下其他企业的融资历史,雷君得出了一个结论:在陈天心中,e的地位甚至比CC和淘宝更加重要。

想通这一点,雷君一时间不知该庆幸还是该忧虑。

庆幸的是,自己执掌的e在老板的战略布局中分量如此之重;

忧虑的却是,这份重视,竟让陈天甘愿押上股权、走出这样一步险棋。

雷君沉默片刻,感叹道:“虽然这个决定确实非常冒险,但我支持您。”

“不过具体找哪家美国银行合作,以及质押多少股份,都需要我们仔细斟酌。”

陈天表示同意:“我在美国没什么相熟的银行高管,可能得请IDG的熊小鸽帮忙牵个线。”

“找他牵线?”雷君不由轻笑一声:“我怕他反而要吐槽,说您缺钱居然不先找他融资,反而舍近求远去找美国的银行。”

“没办法,银行只要利息,他却要我股份,”陈天也笑了。

“我身边在海外有门路的朋友,目前也只有他了。”

“陈总是不是还漏了一个人?”雷君提醒道。

“谁?”

“橙天集团的美洲负责人,魏坤。”

陈天一拍额头:“真是忙糊涂了,这么重要的自己人居然没想起来!”

“其实在美国贷款也不一定非得靠熟人牵线,”雷君进一步提醒道:“只要银行认为这笔贷款风险可控、有利可图,他们自然会主动找上门来。”

这句话让陈天茅塞顿开。

他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仍在用国内的那套思维看待问题。

中美在商业文化上确有明显差异:国内更注重人情与关系,而西方虽然也讲人脉,但本质上更看重实际利益。

在美国,哪怕你是总统,如果不能为民众带来利益,也得不到尊重,当面骂你都是轻的,一个搞不好请你吃花生米儿。

反之,只要你能给别人带来足够的利益,即便是个露宿街头的流浪汉,也一堆人追着接近讨好你。

“照这么说,我们只需放出消息,说e打算质押股权贷款二十四亿美元,然后坐在家里等银行上门?”陈天总结道。

“完全正确,这么个大单子,绝对会有银行愿意专程从美国飞过来,当面为您服务。”

“今日与‘军’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陈天感叹道。

雷君谦逊地回应:“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最多算其中一个。”

他这种不居功的态度,让陈天对他越发欣赏。

不知不觉间,陈天已经习惯遇到问题就找雷君一起探讨,而每次交流都总能收获新的思路。

雷君不仅学识广博、为人低调,更难得的是他拥有极其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

陈天许多在旁人看来天马行空、甚至难以理解的前瞻想法,雷君总能迅速理解,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这并不是说马化腾不够优秀,但相比之下,马化腾的思维模式确实显得更为“保守”。

也难怪前世曾有网友调侃雷君是不是“重生者”。

他的人生轨迹确实如同开了挂:早年自制WPS获得求伯君赏识,28岁就担任金山CEO,带领公司上市后急流勇退,转战天使投资圈。

之后创立小米,彻底颠覆国内手机市场,极致性价比的策略为他赢得大量忠实粉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