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IOS+安卓(3 / 4)
继续拿微软举例,其在短短一年间,从2000年初超过6000亿美元的巅峰市值经历泡沫破裂,腰斩到如今的2230亿美元。
虽然还是稳坐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但也能从其中看出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泡沫有多么严重。
乔布斯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不由有些担心。
别一切都谈妥了,陈天拿不出钱就搞笑了。
于是,乔布斯不动声色的提醒道:“陈总,您看正式收购合同可以签订了吗?”
陈天一眼就看出了乔布斯的小心思,接过旁边法务团队递过来的双语合同,唰唰几笔就签下了自己龙飞凤舞的大名。
乔布斯大喜过望,只要签了合同,就不怕陈天没钱反悔。
他连忙从茶几上拿起陈天签过的合同,迫不及待的签了起来,签完还不忘从包里拿出特意带来的公司印章盖了上去。
陈天看到这一幕,笑道:“乔布斯先生,我记得米国签订合同没有使用印章的强制要求吧。”
在米国,个人或授权代表的签名是法律文件中最核心、最普遍认可的生效方式。
签名的法律效力源于其代表了当事人的身份和意图。
公司内部会通过“授权签字人名单”来规定谁有权代表公司签署合同、支票等重要文件,银行也会有备案的签字样式。
所以在米国印章多为传统象征,法律效力远低于签名,甚至可以说没有法律效力,这一点和国内是不同的。
在国内盖章为法律强制要求,其是公司法人权力的核心象征,没有公司印章的法人签名,并不被法律所认可。
乔布斯一口气在每份合同签名位置都盖了章,才终于抬起头,笑呵呵说道:
“入乡随俗嘛,况且我看合同上有标明‘本合同经双方签字并盖章后生效’,我这是充分尊重贵国法律法规。”
陈天也不戳破对方的小心思:“乔布斯先生,因涉及到跨国外汇交易,支付给苹果股东的收购款将在三个月内付清,还望转达。”
“没问题,我相信股东们都愿意等待。”乔布斯丝毫不以为意。
在米国,这么大一笔收购款项,账期拖上一两年都很常见。
陈天这儿只需要三个月付清,已经在乔布斯心里堪称神速了,他还怎会苛求。
不过这也让乔布斯更加感叹陈天的财大气粗。
不久前陈天才花近十亿收购PayPal,这又是二十四亿收购苹果,短短几个月三十四亿美金就花了出去。
他当然知道这些钱不是陈天自掏腰包,而是来自于那些风投,但这也是陈天独有的本事不是?
真当那些精明如狐的风投们的钱是那么好拿?
PayPal也好,苹果也罢,原本根本无人问津。
苹果此前能从风投那融到大笔资金撑下去的话,根本不会这么着急卖。
说到底,这些风投是看人下菜。
他们相信陈天能赋予这些原本被他们内部评估为“垃圾”的企业新的活力。
这才有陈天一旦相中某个企业,根本不愁资金来源,大把风投愿意冲着他这个人,主动奉上海量资金供陈天调用。
“后续我将派遣雷君前往米国,担任苹果公司新的董事长。”陈天朝乔布斯说道:“并主持后续两家公司的重组事宜。”
乔布斯瞬间傻眼了,满脸都是“那我呢?”的表情。
陈天会意的笑了笑:“你当然是继续做你最想做、最擅长的事儿。”
“开发手机端操作系统?”乔布斯快速反应过来:“你知道这件事?”
陈天微微颌首:“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