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花呗”(1 / 4)
“除了深城这套伯曼全自动分拣系统,全国五大物流中心也各配了一套。”
刘强冬指着眼前油光锃亮的巨无霸,颇为骄傲的说道:“光是这六套设备都价值六千万美金。”
“国内除了邮政有一套十年前的老式全自动分拣设备,其他物流公司一套都没有,还是采用人工分拣这种效率低、易出错的原始方式。”
陈天没好气的瞥了刘强冬一眼,几个月前收购申通也就花了三千万华夏币。
这还是阿里竞价,导致溢价三分之一的价格。
这一套设备都要八千多万华夏币,快够买下三个申通了,他们怎么可能玩得起这玩意儿。
“花了这么多钱,一定要安排人把这整套系统从软件到硬件全部吃透。”
陈天语气严肃的叮嘱道:“我可不想哪天出个小故障,整个物流中心停转,等着联系德国人过来排除维修。”
“造成的损失还是其次,主要我丢不起这个脸!”
刘强冬郑重点头,陈总说的事儿,最近还真发生了。
某国企引入了国外产线,生产时出了点小故障。
结果全厂没一个人会维修,甚至离谱到产品说明书都没人看的懂。
就是加点儿润滑油的事儿,愣是停工半个月,等外国工程师过来排查维修。
此事儿一经传开,该企业瞬间成了全国的笑柄。
“我在公司挑了十几个懂德语还机灵的小伙子,全程跟着那群德国工程师学习。”
说着,刘强冬怪笑一声:“开始这群德国佬防贼似的,甚至他们工作时都不允许我们的人旁观。”
“还有这事儿?”陈天挑了挑眉:“你怎么应对的?”
刘强冬嘿嘿一笑:“我直接告诉那些德国佬,设备基础维护都不让学的话,剩下60%的尾款就不付了。”
“那伙人当时还挺硬气,叫嚷着不付尾款就把设备拉回去,我直接就让他们拉。”
“这群人直接傻眼了,向德国总部请示,还挨了一顿好骂,最后服服帖帖的啥都教。”
“要我说,这些德国佬就是贱,在国内趾高气昂惯了,完全分不清大小王。”
“都不说我们现在是他们最大客户,理应要维护,就是按照采购条款,德曼也是要负责教会我们的人熟练掌握这套系统...”
刘强冬越说越气:“开始我还想着远来是客,也担心他们不用心教,一来就给他们安排五星级酒店,出行专车接送,现在全部取消,让他们自行解决。”
“你挑的人有没有可能把他们‘真本事’学到?”陈天没有接着话头发牢骚,面无表情的问道。
陈天之所以在这个劳动力无比廉价的年代,花大价钱搞这套自动化设备。
除了增加效率外,也想着能不能“学习”一二。
国内目前主流的物流分拣方式就是全人工,最多配个传送带都算“高科技”了,陈天想做些改变。
刘强冬自然懂陈天的暗示,摇了摇头:“有些难,软件方面是咱们强项,可以照葫芦画瓢。”
“但这些‘硬家伙’就不是我们靠肉眼能学会的了,大量核心部件国内目前也没有能力生产。”
陈天闻言倒没太过失望。
哪怕二十年后,华夏成为了全球供应链最全的国家,不说核心零件,很多特殊“螺丝”都还要靠进口。
这是工业上的全面落后,不是某个人或某家公司能短时间一下扭转的,这需要整个民族用时间来慢慢拉近差距。
陈天说:“既然没有自主能力,那就只能购买,也别和伯曼关系搞得太僵,自动分拣设备虽有替代供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