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初临硅谷,狼来了?(2 / 4)

加入书签

.

他们用带着各国口音的汉语齐声喊道:“陈总好!”

这个场景让陈天心头一热。

他缓步走过人群,目光在每一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上停留。

那些从国内远渡重洋而来的老部下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新加入的外籍员工则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传奇创始人。

“WeletoArica,Mr.Che!”一位高大的白人工程师热情地上前拥抱。

陈天也没拒绝,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回应道:“很高兴认识你。”

在人群中,陈天特别注意到几位已经在国内成家的老员工。

他们中有人已经一年多没见到妻儿,却依然坚守在异国他乡。

当陈天握住他们激动的双手时,能清晰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思念。

“辛苦了。”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让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瞬间红了眼眶。

有人哽咽着说:“陈总,我们没给您丢脸!”

这一刻,陈天深深体会到: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员工血液里的认同感。

这些背井离乡的追梦者,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什么是“橙天”精神。

走过人群时,陈天注意到墙上挂着的中英文对照标语:“同一个梦想,同一个橙天”。

他忽然明白,在这个地球村里,理想和热情才是最好的通用语言。

当然面包也不能没有,陈天给了他们超过米国IT精英的薪资,还有各种海外补贴,年终奖、项目奖、公司还提供高档公寓。

人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生物,一边说着讨厌公司领导画大饼,一边又最容易被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感动。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上。

光谈理想可吃不饱饭,员工饿着肚子自然也就不会听你谈什么理想、情怀。

硅谷很大,它不是一条小山谷,也不生产硅,它广袤到足以容纳英特尔、谷歌、雅虎这样的科技巨擘。

但硅谷又很狭小,这片孕育无数科技奇迹的土地,狭小得像一个透明的玻璃鱼缸。

在这里,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瞬息间传遍每个角落。

陈天抵达美洲分公司的消息,不到半小时,就已经传遍了整个硅谷的咖啡厅、会议室和开放式办公区。

“那个来自东方的互联网魔术师来了!”硅谷的工程师们交头接耳。

在CC风靡北美、Facebook席卷全美高校的当下,陈天的突然造访让整个硅谷都绷紧了神经。

科技圈的分析师们迅速展开热议:

“他这是要发动全面进攻的信号吗?”

“也许橙天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他此行是来游说券商认购承销。”

但熟悉橙天的人立即否定了第二种猜测:

“以橙天现在受追捧的程度,华尔街的投行们怕是会抢破头来争当承销商,哪需要陈天亲自出马?”

这个推论让硅谷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各大科技公司的会议室里,高管们紧急召开战略会议。

他们太清楚这个东方企业家在华夏创造的奇迹。

那令人窒息的扩张速度,那种摧枯拉朽的市场攻势。

一位资深投资人望着窗外橙天的招牌,喃喃自语:“暴风雨要来了。”

硅谷的精英们向来以骄傲著称,他们习惯性地俯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挑战者。

然而面对陈天和他的商业帝国,这些聪明绝顶的头脑却陷入了矛盾与警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