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橙天将迎来质变(2 / 3)

加入书签

价值200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巨头......”

话未说完,但言外之意已然明了。

以橙天目前的体量,想要吞下威盛,恐怕力有不逮。

按照当前估值,陈天名下所有产业加起来也不过200亿美元左右。

收购威盛虽不至于说是蛇吞象,但两者体量相当,也意味着陈天必须押上全部身家。

问题在于,即便他愿意出售名下所有股份,也不会有投资机构接盘。

这些国际风投投资橙天,看重的不仅是企业未来潜力,更是陈天这个创始人的领导创造力。

特别是对于橙天这样完全由创始人陈天一手打造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更何况,他们注资是为了加速橙天的发展,而不是让陈天去收购一家在他们看来“岌岌可危”的威盛。

如果橙天失去陈天,这些资本绝不会接手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至于通过股市套取资金?橙天尚未上市,这条路也行不通。

局面似乎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资金问题我会自行解决,红杉能否确保促成这笔收购?”陈天目光沉稳,仿佛早已运筹帷幄。

郑钦鹏眉梢微动,他猜不透这个年轻人的底气从何而来,但这并非红杉需要关心的问题。

资本只在乎利益和结果。

“若能与陈总达成合作,红杉必将全力推动这项并购。”郑钦鹏谨慎地斟词酌句:“虽不能百分百保证,但至少有六成以上把握。”

“成交。”陈天干脆利落地拍板:“那就请红杉对橙天国际通讯正式报价吧。”

郑钦鹏眼底闪过一丝喜色。

这句话意味着陈天接受了红杉的投资条件,而他们只需扮演一次并购掮客。

在资本游戏中,这种利益交换再常见不过。

“那我就不耽误陈总会见下一位客人了。”郑钦鹏起身告辞,语气里透着轻快。

此刻在他眼中,等候在外的孙正义已不再是威胁和竞争对手。

红杉目标已然达成,至于软银相中了橙天哪块肥肉?

那已经不关他们的事儿了。

至于签订协议,这种层级的私下交易,从来不会留下白纸黑字的契约。

讽刺的是,在足够丰厚的利润面前,这些贪婪的资本,会毫不犹豫撕毁那些严谨的书面协议。

但越是顶级资本,越会恪守这种私下里的君子协定,在尔虞我诈的金融世界里,信誉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在资本世界的潜规则里,违背君子协定远比撕毁正式合同的后果更为严重。

无论是陈天还是郑钦鹏,都从未担心过对方会出尔反尔——这个层级的玩家,信誉就是他们的生命线。

目送郑钦鹏离开会议室,陈天终于放任嘴角勾起,弧度越来越大。

想到有很大概率拿下威盛,陈天胸腔里翻涌着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还有一种改写历史的使命感。

资金缺口?

外面会客室等候的客人,不就是现成的解决方案吗?

威盛这块肥肉他不准备独吞。

这不仅关乎数百亿美金的资金缺口,更因其错综复杂的专利网络牵扯着整个半导体产业链。

从未来与英特尔的专利博弈,到与台积电、AMD等巨头的专利技术授权,每一步都需要强大的盟友给予支持。

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张如京创立中芯国际时的布局。

那些引入的外资股东,带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打通全球产业链的通行证。

在芯片这个高度全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