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供应链出大问题了!(二合一)(1 / 6)

加入书签

陈天骨子里是个占有欲极强的人,或者说前世的“小民意识”早已深入骨髓。

从创立橙天伊始,他就固执坚守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信条,将股权视若禁脔,一直对牺牲股权换取资金发展公司极为排斥。

如果陈天满足于只做一个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他完全不需要任何融资。

他的商业逻辑里,先知先觉就是最大的资本,靠着精准的行业预判和生态布局,橙天早已建立起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

公司虚拟增值和游戏业务像两台源源不断的造血机器,支撑着一个个互联网新项目的孵化。

即便面对大型项目开发,陈天宁愿蚂蚁搬家式地分期投入,也绝不愿让渡半分股权。

然而,他将脚迈入硬件制造领域后,这份固执和坚持第一次遭遇了现实的狙击。

即便是MP3这种“低端”电子产品,经他初步了解后,其上游产业链的投入规模已让他瞠目结舌。

以被人瞧不起的MP3国产闪存供货商华虹NEC为例,这家在业内尚属“小字辈”的半导体企业。

97年成立时总投资就超过12亿美元,到99年才开始量产较为落后的0.5微米硅片。

这样一家半导体“小厂”,三年间算上研发和设备累计投入已超过30亿美元,这还是从日企NEC那获取了0.5微米技术,不然投入将更是恐怖。

而就是这样一家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却举步维艰,如若不是e那笔十万片闪存订单,日企NEC甚至产生了撤资的打算。

哪怕是有了这笔订单,但受限于月产2万片的产能,收回成本遥遥无期,NEC又受此次纳斯达克泡沫破裂波及,再次产生了撤资的念头。

外界风投给出的橙天集团最新整体估值报价也就100亿美元。

相当于华虹NEC这么一家举步维艰的半导体“小厂”,投入都已经赶上了华夏互联网龙头橙天三分之一的估值。

陈天终于惊觉,此前引以为傲的月入亿元现金流,在动辄十亿美元起步的晶圆厂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杯水车薪。

刘强冬的融资建议不过是催化剂,是陈天自己认清了现实:在重资产高科技赛道,他苦心经营的“自给自足”模式已然走到了尽头。

就在这时,手机铃声打断了陈天的思绪。

周旭声音从那头传来:“陈总,那几个搞盗版的小子到厂里了,要见见吗?”

“不见,让他们在你厂子里用三星闪存当场做几台pro版,看看性能如何,做得好就招入麾下。”

说着,陈天语气变冷:“要是做不好......你知道该联系谁。”

陈天吩咐完就挂断电话,至于会不会拒绝招揽...

他相信对方会做出明智选择。

当下能拒绝陈天的人也许还有,但绝不包含这群盗版贩子。

如果他们能收起心思好好干,陈天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如若不能,他也不是心慈手软之辈,当初开网吧时黑豹手下闹事的那伙人现在还在里面呆着呢。

电话挂断的忙音让周旭后背一凉,他当然明白言外之意,无非就是从哪来回哪去。

车间里,于博宇一行人正忐忑地站着。

他们还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庆幸中,此刻听到周旭的转述,个个眼中迸发出异样的光彩。

“都明白了吧?”

“明白,周老板。”众人异口同声的喊道,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他们已经充分见识到了陈天的能量,自己这群人的命运完全就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儿。

但此时,他们却不觉得沮丧,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