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2 / 2)
>
阳光下,少女耳畔的珍珠坠子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眉眼间确实能看出些当年那个小女孩的影子,“你是张老板的女儿?都出落成大姑娘了!”
张玉娘一愣,宋英他们买了自家在城北的铺子的事她是知道的,宋英认识父亲并不奇怪,可听着这话,竟像是连自己也……
她疑惑眨了眨眼睛,“您认识我?”
“是有一面之缘,”宋英笑着解释,“那会儿你还小,肯定不记得了,当年在徐记布行,你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吃糖画,可把我们馋坏了。”
张玉娘努力回想,却只记得糖画的甜香和布行的人来人往,完全想不起自己有在布行吃过糖画。
只得笑笑:“原来是这样。”
一旁的宋天闻言,不由得仔细打量起张玉娘来,慢慢的,少女的眉眼渐渐与记忆中那个举着小兔子糖画的小丫头重合。
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八岁的自己扯着娘亲的袖子,在人来人往的布行门口,闭着眼睛嚎得震天响:“我要糖画!我要糖画……”
他顿时臊得耳根发烫,“姐,我还有公事要办!”
他胡乱一拱手,转身就走,“先走一步!”
话音未落,人已大步流星走出老远。
“恩公……”张玉娘不明就里,疑惑地唤了一声。
宋英看着他仓皇的背影,很快明白过来,他这是想起当年的事情害臊了,一时间乐不可支。
“小宋大夫,宋帖书这是……”
宋英掩唇轻笑,“许是出门的时候,灶上还煨着汤,急着回去灭火吧。”
“啊?”张玉娘更懵了。
好歹宋天现在也是一位正儿八经的衙门差役,无缘无故的,宋英自不会在不熟识的人面前说他的糗事,她转了话题:“张姑娘,你这是买菜回去做饭么?正巧我也要去城东,不如同行?”
“哦,好。”张玉娘下意识应声,目光却忍不住看向宋天消失的方向。
与张玉娘分别后,宋英提着食盒到了县学,与斋夫打过招呼后便走向袁清的号舍。
远远的,便听见袁清号舍内传出阵阵谈笑。
宋英扬眉,这倒是稀奇,自打乡试日期临近,科举在即,袁清恨不能在梦里都看书写文,前些日子她来,不是在写时文就是在背书,今儿难得与友人相聚。
下一瞬便听沈旌激动的声音响起,“此番徐阁老亲点吴翰林任咱们锦川乡试总裁,听说他最重《春秋》义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