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暴风雨(3 / 4)

加入书签

场。

王建安和张泽安等人简单碰了个头,迅速做出安排:

一、立即成立灾后恢复小组,由王建安总负责,统筹所有劳力和物资,优先修复受损大棚。

二、张春城负责清点各棚具体损失,尤其是那些即将上市的蔬菜和关键的草莓母本圃、试验田,评估对后续生产销售的影响。

三、张华强确保养猪场和屠宰场的正常运转,不能因此受到影响。

四、张泽安负责资金和物资保障,立刻联系县里的农资公司,紧急采购一批塑料薄膜、竹木建材等,同时向乡里和县里汇报灾情,争取可能的支持。

安排妥当,所有人都立刻行动起来。

张泽安回到办公室,也顾不上换下湿透的衣服,立刻开始打电话。

他先向霍文书汇报了灾情,霍文书一听,也急了,表示马上向镇上和县里反映,看看有没有救灾补贴或者无息贷款的政策。

接着他又联系了相熟的农资公司老板,对方答应优先调配一批建材过来。

傍晚时分,雨彻底停了,天边甚至出现了一抹绚丽的晚霞。

李家沟大棚区的清理和初步统计工作也基本完成。

损失比预想的要严重一些,直接的经济损失估计超过五万元。

不过还好现在处于“夏休”阶段,大部分的大棚都没有种植蔬菜。

更重要的是部分即将上市的黄瓜、西红柿受损,会影响近期的市场供应,而草莓母本圃也有少量植株受损,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分株繁殖。

王建安看着统计上来的数据,眉头紧锁。

这笔意外的支出打乱了他原本的资金计划。

原本准备用于草莓品质升级的部分资金,恐怕要先挪用到灾后重建上了。

“建安,别太愁了。”尹祥平不知何时来到了办公室,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姜汤。

王建安接过碗,看着妻子担忧的眼神,心里一暖:“我晓得,没事。”

他慢慢喝着姜汤,脑子里飞快地运转着。

不能坐等上级的救济,那不确定因素太多,必须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

第二天,王建安再次召集了合作社骨干开会。

王建安开门见山:“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损失不小,重建需要钱。

县里那边的救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来,能有多少,我们不能干等。

我的想法是,一方面压缩一切非必要开支,集中资金先保生产恢复。

另一方面我想发起一个内部互助借款。

家里有余钱的可以先借给合作社,用于应急重建。

合作社按高于信用社的利息支付,等资金周转过来或者救灾款下来后,连本带利第一时间归还。

当然,这全凭自愿,绝不强迫。”

本来合作社是有应急资金的,每年社员都会交纳社员费。

但今年李家沟各个产业扩张都很快,合作社的公共资金早就用完了。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下,这年头谁家攒点钱都不容易,而且之前屠宰场还收了集资款,家里所余确实不多。

张泽安第一个表态:“我支持,合作社是大家的,有了困难大家一起扛!我家还有几千块准备盖偏房的闲钱,先拿出来!”

吴磨贵磕了磕烟袋锅子:“我家里也能拿出一些,合作社好了,大家才能好,这道理我懂。”

张春城更是直接:“我这就回家跟我婆娘说去,把存折拿来!”

其他骨干也纷纷表态愿意出资。

看到管理层如此团结,王建安心中感动,但他还是强调:“一定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