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搞钱很多歪点子(1 / 2)

加入书签

“哦?哪两条?”

朱由检的愤慨来得快,去得也快。

听说有办法搞钱,一下子精神起来,惩治贪官污吏豪强的心思,通通抛诸脑后。

“爱卿莫要卖关子,快跟朕细细道来。”

“是陛下。”

陈子履暗抹冷汗,为自己的惊险过关而庆幸:“其一,要收富人的钱,不要收穷人的钱。其二,要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

“收富人的钱?拔鹅毛,听鹅叫?”

“是的陛下。收富人的钱,则穷人得以喘息。拔鹅毛而鹅不叫,这税就收得顺利。”

陈子履拿济州岛收海税举例:

能买得起海船,或者把货运到长崎的海商,都是一等一的有钱人。

抓到一条走私海船,就能罚没几千两,甚至几万两。

放在田税上,这得追比多少农户,打死多少人才能收上来呀。

这就是收富人税,远比收穷人税来得容易。

但是呢,海税也不能强硬的收,得收得隐蔽,收得他们心甘情愿。

还是以济州岛举例。

现下暂行的规矩是,海船主动到济州岛认缴海税,只收大明行价的一成。

一船货二三万两,加上罚款也才三四千两,比长崎的苛捐杂税加起来要低。

但货物在拍卖行拍卖,要交拍卖费。私下交易也要交契税,否则货物不能出港。

掌柜伙计们在城里吃喝拉撒,要花钱吧。

岛上很多东西都是外面运来的,可不便宜。一个席面十几两,里面就有三成税。

点个姑娘作陪,出手总不能吝啬吧。

姑娘到手十两,转手要给官府三四两,否则城内的青楼就开不下去。

还有雇人搬运货物,修船、补帆、补给食物和淡水……

林林总总下来,一船货在济州岛转手,得给官府上贡不少钱呢。

其中,只有正儿八经的海税会让人交得心痛,其他林林总总的商税,因隐藏在交易之中,很难察觉得到。

或者察觉到了,也认为是应该的。

上青楼谈生意,不一定要点姑娘作陪。你点了就得掏钱,天经地义。

岛上的米就卖那么贵,你认为亏了,可以少采买一些,没有人强迫。

这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

朱由检听得目瞪口呆。

他哪里能想到,小小一个济州岛,竟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你说道德沦丧吧,还真的能筹到钱,而且不会伤到任何人。

难道真向天下青楼收税?

朱由检非常认真地算了算:

两京十三省之内,有一百四十多个府城,一百九十多个州城,一千多个县城。

刨去一些附郭城,有一千三四百个治所城。

此外还有类似颜神、张秋、景德、佛山等大镇,还有一些卫所,都是有城池,且很繁华的。

整个大明两千个城池里,有多少家青楼呢?五千家恐怕不止。

每一家年收一百两,那就是每年五十万两?每一家年收二百两,那就是一百万两?

“这个……也不是不行。”

陈子履抬起袖子,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

心里暗想:“我只是拿这个来举例,陛下怎么就盯上了?这个骂名我可不想背。”

嘴里却说,收这个税恐怕引起清流哗然,还得从长计议。

看到对方有些失望,连忙说了一些替补的点子。

比方说国子监,除了为落第举人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