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子履美名满京华(2 / 2)

加入书签

下子翻三倍,从哪里变出那么多草场?

陈子履博学多才,会造火器,能打胜仗,大家都认可了。

可人不能什么都会吧。难道他还懂替马接生,还会种草不成?

倘若济州岛那么好,高丽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倘若强行拿下,高丽因此倒向建奴,岂非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来,最近几年大明东抗建奴,北御鞑靼,西剿流寇,南平土司,已经非常吃力了。

忽然与红毛鬼子开战,岂非贸然树敌,自找麻烦?

论起来,威龙号是佛郎机商船,不归大明所有。两伙西洋人在异邦海域干仗,大明官军瞎掺和什么呢?

三来,陈子履竟打算放开海禁,允许民间与倭寇通商,简直大逆不道。

大明与扶桑是死敌,从嘉靖初年到万历末年,打了将近一百年。

好不容易倭寇偃旗息鼓,重新与之通商,岂非引狼入室?

数股暗流涌动,誓要找出其中的荒谬之处,狠狠地弹劾一番。

要知道很多走私贩子,实则是当地缙绅的白手套。

朝廷明面禁海禁商,地方官府暗中放行,利润才是最高的。

陈子履一面鼓励海贸收商税,一面严查走私打偷逃,这不是断人财路,杀人父母吗?

不参他个狗血淋头,大家往后就难过了。

一时间,朝堂上吵得沸沸扬扬,比过年还热闹。

陈子履所呈的几份题本,自然成了抢手货。几乎每个官员抄了一份,带回家中仔细参详。

到底是蛊惑圣君的狂悖之言,还是开拓先河的治国名篇,得好好说道说道。

唯有内阁的几个大佬,司礼监的几个档头知道,最近两个月,不能说陈子履的坏话。

原因很简单,光谢三押送回来的金银珠宝,价值就超过了三十万两。

那是毛承禄、陈有时等叛军搜刮的死人财,陈子履缴获之后,除了发赏赐抚恤,全上缴了。

孔有德和耿仲明是大寇首,毛承禄和陈有时是小寇首,不可相提并论。

大家一起搜刮金银珠宝,孔耿二部所得肯定更多,理所应当。

然而朱大典主持打扫战场,打捞了孔耿二贼的座驾,才报了十万两缴获。

为将士请功,皇帝又不得不发了回去。

一来一回,等于没有缴获。

陈子履那边,仅剿灭海难后的陈毛二贼,就搜出了三十万两……

这差距也太大了。

另外,谢三还呈了一份货单,上面写着罚没海商的半船货。

这是入内库的钱,不传抄内阁,不入国库。

可司礼监和内阁都打听到了,半船货一转手,又可以卖二十万两。

两样加起来,给崇祯赚了五十万两子,占户部年收入的一成。

在这种时候,哪个不长眼的乱弹劾,敢说陈子履有私心,那不是找骂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