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大敌陈子履之死(1 / 2)

加入书签

黄台吉给出“三百两一发”的开价,李永芳心里不禁偷笑。

因为细作刚传回消息,成功接近了陈子履的亲戚贾辉。

那小子是个贪财精,而且神通广大,什么事都能办。

一直备受困扰的,火箭弹难以运出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再过两三天,就能把三十发火箭弹运到金州。算起来价格不贵,二百两一发而已。

在细作看来,尽管“走私价”比“折扣价”贵了十倍,却十分值得。

以六千两为代价拔除旅顺,太划算了。

李永芳办好这趟差事,非但大大有功,还能净赚3000两差价,也感觉赚翻了。

于是跪地叩首,保证竭尽所能办差,不负重托。

黄台吉纵使充满绝顶,又哪能料到事情会这么巧。

于是痛快地批了条子,让李永芳就按每发三百两支银,实在不够还可以加。

又过了两天,辽南偶遇大风天气,下了几阵大雨。

海边瞭望哨回禀,忽有数十艘海船抵达旅顺码头,卸下两三千尼堪,数百匹战马,以及一大批辎重。

“什么?”

黄台吉大吃一惊,心情跌落到谷底。

要知道,金州是辽南四卫里,最为靠南的一个卫所,与肥沃的辽沈平原相隔很远。

且两地没有河流相连,转运粮草辎重,全靠车推马驮。

另外,还要在盖州至金州的沿海一线,维持大量二线部队,防备明军水师偷袭粮道。

所以,仅维持六十多个牛录,就要抽调三四万民夫。

七八月发起攻势,本就影响了春小麦的收割。再过不久,又是收获水稻的季节。

每拖一天都是天量的耗费,错过水稻收成,更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如今孔有德部全军覆灭,无法两线夹击,强攻堡垒本就有些吃力。

明军忽然来了增援,九月下旬攻破旅顺堡的设想,越来越难完成了。

放弃也不行。

去年锦州之战颜面大失,这趟再无功而返,莽古尔泰那些人,必将蠢蠢欲动,愈发不听节制。

算来算去,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亏大发了。

“最近一年,怎么处处不顺呢?”

“好吧,得到几百个铸炮工匠和炮手,也算不错了。”

“都怪陈子履!可恶的陈子履!”

黄台吉默默发了一顿牢骚,再度传召李永芳,询问登莱那边的状况,以及叛军残部的去向。

李永芳见主子脸色不善,吓得伏在地上,说起最近收到的消息。

当日,陈子履带着天津水师,和叛军残部一前一后出海。

没成想,叛军残部没再出现,陈子履也迟迟没有折返登州。

两支舰队,总计七八千人,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黄台吉听得大感困惑:“他们会不会去皮岛了?”

李永芳道:“回主子的话,皮岛的暗桩早上才回来送信,没听说有战船靠港。不过……倒有一条未经查实的传闻。”

“哦?”

黄台吉大感兴趣:“什么秘闻?说来听听。”

“小道消息,未必可信,”李永芳斟酌了一下语句,“皮岛海客谣传,几天前,看到两支舰队一前一后,向扶桑方向疾驰。或许……或许遇到了风暴。”

“什么!?”

黄台吉又惊又喜:“这么重要的消息,你怎么不早说!?”

“回主子的话,海客传闻未可尽信,奴才便命暗桩回去继续打探。所谓的风暴,应该就是这场雨了。这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