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落日 第十一章 选锋(2 / 4)
p; “杀人,只需一瞬。练的,便是这一瞬的眼力、手法与决断。然一人之力终有穷尽,须得数人如一,方能在龙潭虎穴中撕开生路。”
“加速!”
马队开始加速,每一天的行程,从拂晓到日落,皆成了练兵场地。行军即演练:裴谦将十八骑命名为“选锋卫”,分为前、中、后三队,正式引入了‘队’作为这支尖刀部曲的最小战术单位。令其轮番前出探路、遮蔽侧翼、断后警戒。并非简单地派出斥候,而是要求各队在高速运动中以手势、鸟鸣声传递信息,保持整个队伍如一个不断移动又时刻警惕的有机整体。一次反应迟误,全队便需额外负重奔行十里。
驻歇即战场:每次短暂驻歇,并非只是饮马嚼糠。裴谦会指定一片灌木、一道土坎、甚至几块乱石为“目标区”。
无声渗透:要求两队从不同方向,利用一切地形遮蔽,在规定时间内无声摸至区域中心,而另一队则担任警戒与观察,指出其行踪破绽——衣甲摩擦声、踩断枯枝声、身影暴露角度,皆为失败。
协同控制:他以自身为“目标”,令一队同时从正面、侧翼发动突袭。要求一人佯攻吸引注意,另一人瞬间突入锁喉压制,第三人则迅速控制其四肢并搜查周身,要求在三息之内完成对一名“警觉目标”的完全控制。动作稍有拖沓或混乱,便反复操练,直至如流水般自然。
现代战术的烙印:他传授的不是武艺,而是概念。
交叉掩护:如何在前冲时永远有同伴的视线覆盖你的盲区。
致命优先级:在突入房间(或帐幄)时,第一眼必须判断谁最具威胁,需优先压制或清除。
环境利用:如何用阴影、声响、甚至简单的器物(如踢翻的水囊)来制造混乱与时机。
他毫不吝惜地捶打着这支小队,将现代特种作战的团队协作与渗透技巧,用最残酷、最直接的方式,强行烙进这些古代悍卒的本能之中。疲惫和伤痛被忽略,唯有绝对的默契与效率是被唯一要求的东西。
他们不仅是在赶路,更是在与江北骤忽即逝的战机赛跑。裴谦心下雪亮:君侯予他“便宜行事”之权,他便必须在抵达上庸之时,让这三队人马化作一柄真正无孔不入、一动皆动的致命锁钥,从而掌握一切主动。
--------------------
关平站在原地,望着裴谦所部消失的方向,久久未动,眉宇间的忧色几乎要凝结成水珠滴下来。他猛地转身,大步走向中军大帐。
晨曦微露的帐内光线还有些昏暗,关羽正就着油灯审视一幅已然破旧不堪的舆图,烛光在他深刻的脸上跳跃,映得那袭墨绿战袍愈发深沉。他听到脚步声,并未抬头。
“父亲。”关平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急切。
“有何不妥?”关羽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