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根基 第二章 疑心(3 / 5)
次推行,郡治内外运转的章法初具雏形。
待诸事皆有头绪时,裴谦倒是变得常有空闲了,是时候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上庸根基第二章疑心(第2/2页)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裴谦早就有意从军队的装备入手,以期更加有效的提高士卒的战斗力及战场防护能力。政务上既然委给了陆逊,裴谦自然不便过多干涉,但好在编练了许多军户,若不深度挖掘其中潜力,实在可惜。况且,冶铁、锻造这类基础行业的振兴,往往能带动农具、工具乃至各项建设的进步,诸业相辅相成,正是强基固本之要。
因此,裴谦决定先利用手中的军户,尝试发展一下“军管工坊”行业。
这并非他一时心血来潮。他“重生”前的家乡是一个曾经闻名全国的钢铁之都,自小耳濡目染。家中两代人,多有从事煤矿井下开采、铁矿筛选、高炉冶炼乃至铸造成型的,从黑黝黝的原煤、矿石到红彤彤的铁水,再到成型的钢条铁件,整个流程他虽未亲手操作,却早已听得烂熟,看得分明。家乡那座规模宏大的钢铁博物馆,更是他少年时常去之地,古老的冶铁图录、现代化的炼钢流程模型、各式矿石标本以及历代兵器农具的演变,都曾深深吸引过他,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些深藏的记忆与知识,于此世而言,无疑是超越时代的宝贵财富。他或许不知如何亲手砌出一座完美的高炉,但他深知改进燃料(如尝试将煤炼成焦炭)、优化鼓风(如何提高风温风量)、以及设计更合理的炒钢、灌钢流程所能带来的巨大增益。他明白,无需一步登天搞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只要能将当下已有的技术进行系统性整合与关键点改良,其产出效率与产品质量,便足以远超这个时代寻常匠户的分散作业。
而房陵郡地处荆山山脉与大巴山东段余脉交汇之处,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自古便是地质活动频繁之所,亿万年来,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将深埋地底的矿藏推挤、折叠,最终暴露于山体岩层之中。虽未见史册明载大型矿场,但依其地理脉络,山石色泽,溪流砂砾间常伴生的零星矿苗,裴谦便断定,此地必然蕴藏着可供利用的铁矿及煤矿资源,绝非贫瘠无物之土,起初走访时因意不在此故而没有深入探查。
--------------------
吕蒙卧于榻上,面色蜡黄,呼吸沉重。病痛连绵多日,将他一身英气消磨殆尽。主公孙权已是数次亲临探视,恩宠冠绝诸臣。此番,吕蒙正觉胸中愈发憋闷,欲唤人再请医官,却听门外脚步杂沓,甲胄铿然,房门竟被毫不客气地推开。
孙权立于门前,面覆寒霜,眼中怒意如实质般压下。他先是瞥见吕蒙病骨支离的模样,眉头一蹙,那汹涌的怒气似被强行按捺下去几分,旋即化为更深的冷冽。他猛一挥手,对身后侍从与屋内仆役厉声道:“尽皆退下!候于院外,无我令,不得近前!”
众人惶然垂首,顷刻退净,室内只余君臣二人。
孙权几步踏入,并不近榻,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卷素帛,掷于榻前地上。
“吕卿!”孙权声音不高,却字字透着不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