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诸事渐备启新章(2 / 3)
生事,反而可能因着卢医者的缘故,会更加尽心。
思及此,她便不再犹豫,将契书重新推了过去,淡淡道:
“既如此,严大夫,望你谨记今日之言。医者父母心,在我这药铺,望你能一视同仁。”
“是是是,一定,一定。”
严大夫连连应声,飞快地在契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按了手印,仿佛生怕林望舒反悔。
人员齐备,药材也在连日收购与赵猛等人“贡献”的草药补充下,库存渐丰。
林望舒便将药铺的一应日常事务,正式交由抚剑主要负责。
新进小厮中,那个名唤辛五的,瞧着还算机灵稳妥,便被留在药铺打杂,兼做跑腿传信之人,若铺中有何急事,便可让他速回府中报信。
诸事筹备停当,择了个黄道吉日,“济安堂”药铺正式开张。
林望舒并未大肆铺张,只低调地请了杨彪及其麾下几位军官,又给县令夫人刘氏下了帖子,借他们的影响力,为药铺的“平价济民”之路做个见证,也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药铺果然如其定位,走的是平民路线,诊金药费皆定得合理,加之有孙大夫的和气与收敛了脾气的严大夫坐镇,开张几日,倒也渐渐有了些人气,虽谈不上门庭若市,却也陆续有贫苦百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问诊。
从药铺忙完开张事宜回到府中,林望舒便见三堂婶王孟氏又与婆母周氏坐在一处闲聊。
见她回来,王孟氏笑着扬了扬手中的信笺:“望舒回来了,正说你呢,商队那边有信来了。”
林望舒精神一振,忙上前接过信细看。
信是二舅柳禄亲笔,详述了商队已行至何处,沿途售出了哪些北地带去的货物,利润几何,又在哪里购入了哪些南货或特产。
信中特意提到,在某地接到一张药皂的订单,数量不小,价值约百两银子,买家约定一月后取货。
王孟氏在一旁听得啧啧称奇:
“原来这商队还有这般用处,若是回头咱们自家开了什么作坊,产出东西,岂不是也能让商队顺道帮着售卖?这路子可就宽了。”
她又指着信中提到在某地购入的一批货物价格,惊叹道:“这地方和咱们这儿,价格竟能差上这许多?”
林望舒笑着应对了几句,心中却因这第一张外部订单而欣喜,这证实了商队作为销售渠道的潜力。
如今她身边,经过云娘一番精心调教与筛选,总算有了四个轮值的大丫鬟,分别是汀兰、汀荷、汀雨、汀雁。
用得最顺手的,还属汀兰与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