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1 / 2)

加入书签

麻光斗在水里那么一泡,刺激的脑子清醒了不少,又喝饱了河水,稀释了肚子里的酒,已经恢复了意识。

他这时候才知道大祸临头,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国师,国师饶……呕!”

话尚未说完,麻光斗趴在地上狂吐起来,河水、秽物吐了一大滩。

云逍漠然道:“现在才想起来求饶,作奸犯科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过国法无情?”

麻光斗闻言,停止了呕吐,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被侍卫又强行按在地上。

“不能捞银子,那还做什么官?当官的,哪个不贪?国师为啥偏偏跟咱过不去?”麻光斗大声叫嚷着。

云逍被气笑了,这货反倒还委屈上了。

麻光斗继续叫道:“国师要拾掇咱,咱没话可说,只不过水师标营的三千兄弟,恐怕会不答应,国师可要斟酌仔细了!”

这货本就是个滚刀肉,又带着酒意,此时被逼到绝路,竟开始耍横撒泼,威胁起云逍。

他话中的意思,也就是哗变。

在大明的历史上,军士哗变的事情可不少。

最终虽然都被平息,却都引起了巨大的风波。

不光是领头哗变的被砍头,处置不力的将领、官员也都受到惩处。

最为著名的就是吴桥兵变。

在原有历史时空的崇祯四年,孔有德兵变,率领叛军在山东连续攻克多处重镇。

事后孔有德叛逃建奴,而处置不力的登莱巡抚孙元化等人,被处以弃市之刑。

在麻光斗看来,这次要是因为处置自己,而引发水师标营哗变,他自然是难逃一死,可云逍也难辞其咎。

王家桢低声说道:“国师,此事当徐徐图之。”

云逍看着下方跪着的官员、商贾,手指轻轻敲击船舷。

麻光斗见状,误以为自己的一番话,让云逍心有忌惮,顿时胆气大壮。

他扭头朝着边上的官员和商人大声叫道:“你们现在还不出声,人家还以为咱岭南人,都是软脚蟹呢!”

这一嗓子,果然奏效,很多商人纷纷跟着叫嚷起来。

“咱们都是安分守己的商人,国师明鉴啊!”

“把咱们全都抓了,明儿个全广州城的商铺可就没人敢开门了,百姓们没地方买粮油米面,会饿死人的!”

“咱们没日子过,当官儿的也同样过不成!”

……

广州、潮州、琼州、雷州等地,因长期依托海上贸易,隆庆开关后更盛,民众普遍好逐利,商业意识远超内陆。

一方面,民间通番之风盛行。

即使在海禁严格的明初,沿海百姓仍常冒险与?国、南洋等地通商。

甚至形成武装商船走私集团,潮州的林道乾、吴平曾,曾一度掌控海上贸易通道。

这种敢闯敢拼的风气,既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让这些地方的民众,不循礼法,藐视官府。

另一方面,剽悍好斗成普遍民风。

沿海地区频发海盗袭扰与渔盐纠纷,民众为自保多习武练勇,甚至形成大量的宗族武装。

同时,因贸易利益争夺,宗族、村落间的械斗,尤其是如潮阳、揭阳的乡斗屡禁不止。

《明实录》中多次记载:广东沿海“民多悍黠,好持两端,遇官则诈,遇寇则从”。

正是因为‘逐利为尚,民风剽悍’的社会风气,让这些商人此时敢向云逍叫嚣威胁。

那些个被‘请来’的官员,见众多商人鼓噪起来,多数心中一阵幸灾乐祸。

强龙不压地头蛇,国师又怎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