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庭斗(1 / 2)

加入书签

聂政王和秦凌雪一起上朝。老规矩,百官跪拜,歌功颂德,聂政王训话。

后面的太后满脸的云淡风轻,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静静地听政,也不多插嘴。

庆帝依然是待二人极为亲热,对待秦凌雪也稍微敬重而保持了界限,秦凌雪也舒了一口气。这个小皇帝也长大了,不再是个孩子。秦凌雪心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他对自己有一些特殊的好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不想庆帝再和自己太过于亲热。

听完群臣的汇报,轩辕暮羽简单处理了一些朝政,就准备散朝。

这时候,一个翰林院的学士上前启奏,递上了一份奏折。

聂政王打开一看,鼻子差点气歪了。脸色越看越难看,眼神也像一把刀一样。群臣看到聂政王的脸色,知道聂政王动怒,大气都不敢喘。朝廷上的气氛极其压抑。

庆帝看气氛不对,就打圆场说:“叔父,怎么了?上面写的什么?”

聂政王冷着脸,将奏折递给了庆帝。庆帝一看,脸都气红了,直接就拍了桌子,把奏折扔到那个学士的脸上,怒斥:“大胆,你这上面写着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那个学士捡起来奏折,梗着脖子,一脸的倔强。打开奏折就是当庭朗读。没读上几句,众臣就乱了,纷纷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起来。

原来,这奏折上是弹劾聂政王,说聂政王有不臣之心,拥兵自重。

秦凌雪一惊,知道这是阴谋,有人拿这个学士当枪使。

庆帝指着这个学士就喊庭上的武士,将这个学士拿下,直接当庭杖毙。呼啦啦出来一大堆的大臣,跪了一地求情。说翰林院有直谏的权力,不能因为直谏了,就杀大臣。

秦凌雪偷看太后,太后端着茶,细细地抿着,恍如没听到一样。再看聂政王,脸色阴得像阴雨天一样,就要雷霆爆发了。

拥护聂政王的刑部和工部,出来指责翰林院。翰林院一大帮子的书呆子,一起和刑部和工部打嘴仗。刑部和工部肯定说不过饱读诗书的,被他们一口一个圣人云怼的张口结舌。

太后一派的吏部,抿着嘴偷着乐,静看热闹了。

秦凌雪见事态不好,再这样下去,聂政王真的斩了这帮书呆子,就麻烦了。偷偷给兵部的严老头递了个眼色。严老头抿嘴一笑,点点头,走了出来。

严统站到朝堂中间,大喊一声:“全都闭嘴!”这一声震得朝堂嗡嗡直响,一下子静了下来。

严统睁着老鹰一样的眼睛,盯着翰林院的一帮子学士,看得这帮子书呆子一个个缩着脖子,像个兔子似的。

严统说:“刚才你们说聂政王拥兵自重?是哪个说的?当老夫不存在么?”

那个上书的学士站了出来,摇头晃脑地说:“严尚书,正式本官……”。还没说完,严统上去就一耳瓜子。那个学士转了三圈,直接就昏了过去。

严统指着昏倒的学士说:“老夫一门三代忠良,这天下兵马都是老夫在管着。你们说聂政王拥兵自重,谋反?难道是说老夫有谋反之心?”

严统指着这一帮人的鼻子,一个一个地点过去:“是你说的?还是你?还是你?”

这帮书生瞠目结舌,各个后退,不敢说话。

严统哼地一声,消了口气说:“这天下的兵马,一举一动都必须有朝廷批准,由兵部签发,非那个人可以任意指挥的。这一点你们不是不知道。就仅凭传言蜚语,就说聂政王用兵谋反,这不是明着说老夫有参与?兵部有参与?”

“如果你们有真凭实据,就呈上来。如果没有真凭实据,仅凭莫须有的罪名,老夫第一个不答应。”

这时候,秦凌雪也站了起来。先深施一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