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戏志才现身,黄巾出击(2 / 3)

加入书签

随后,他点起剩余兵力,决定趁夜分兵,突袭青州境内其余郡县。

军令一下,秦军旧部与黄巾部曲立刻行动,蒙骜亲率主力趁夜疾走,朝着周边郡县扑去。

此时的青州战场,除了平原郡暂趋平静,兖州却成了各方角逐的焦点。

这也是嬴政抽不出援兵的缘由,因为这是起义时赢家与六国的协议。

何为六国?

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这才是意义上的“六国”,与嬴政的秦朝后裔,再加上黄巾势力,本是牛马不相及的存在。

六国与赢氏有灭国之恨,彼此间的立场与渊源本该充满水火不容的冲突。

但此刻,他们却能暂时共存,甚至形成微妙的联盟,核心症结无他,唯有“利益”二字在暗中驱动。

那就是以颠覆汉室为旗帜的利益。

六国后裔虽对赢氏怀有刻骨旧怨,但却更清楚眼前的首要威胁是汉室的统治。

为了推翻大汉这一共同目标,他们不得不将世代积累的仇恨暂且压在心底。

而赢氏一族能被六国容忍,更关键的是其深厚底蕴带来的威慑力——

族中那位合道境强者,以及系统植入的那位帝级猛将赢勾,他们构成了难以忽视的实力筹码。

这等力量,既是六国不敢轻易翻脸的忌惮,也是联手反汉时不可或缺的助力。

毕竟,若在反汉大计尚未展开时,便因旧怨自相残杀,无疑是自断臂膀。

就像一群即将面对猛虎的猎手,若先在猎场内互相撕咬、挂彩流血,最终只会被猛虎逐个吞噬。

推翻大汉才是眼下最迫切的要务,内斗的代价太过沉重,纯属得不偿失。

于是,六国与赢氏达成了脆弱的平衡:暂时握手言和,甚至在必要时,由六国后裔出面打掩护,为这支曾是“天下公敌”的赢氏势力遮掩行迹。

所有的妥协与退让,都只为在推翻汉室的棋局中,先攥紧手中的棋子。

至于棋局终了后,旧怨是否会重新爆发,那便是后话了。

兖州·陈留郡·济阳县

黄巾中军大帐内。

张角端坐主位,身为黄巾主帅,他目光扫过帐内众人。

项燕、项羽等六国势力的领头者皆在此列。

毕竟当初约定共击汉廷,此番第一波攻势,各方需合力推进。

放眼整个黄巾与六国阵营,能统帅数十万大军的主帅屈指可数:项燕、项羽、赵奢、黄巢、蒙骜。

而此刻帐内,仅有项燕、项羽、黄巢三人。

单看赵雍、蒙骜未在场,便可知六国后裔各自心怀盘算。

赵奢更是和蒙骜一样被主公赵雍留在后方,专注于为自家势力攻城掠地,扩张根基。

张角打破沉默,沉声道:“此次是我等联手后的第一波攻势,务必求胜。诸位有何良策,尽可直言。”

帐内稍作议论,很快定下主帅人选:“此次主将为项燕,副将为黄巢。”

这是众人商议后的结果。

能独立统帅数万大军的,帐中唯有此二人。

项燕的统帅能力更胜黄巢一筹,故为主帅;黄巢经验丰富,堪当副将。

至于张角与项羽,前者虽能定夺大局,却无统兵之能,后者勇猛无双,纯纯当作猛将,偶尔客串骑兵统帅。

项燕起身拱手,沉声道:“既承诸位信任,燕定当竭力。

陈留乃兖州咽喉,若能拿下,可东逼徐州、西胁洛阳。

依我之见,当分三路进军:

一路佯攻酸枣,牵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