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3章 金字招牌(2 / 3)
用仕途前程让族中偏向于我,能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他们毕竟长期在老家……”
他口中的“他们”,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人与人之间的情分都是相处出来的,尹金明长期在长安任职,哪怕书信频繁,终究还是隔了一层。
尹金明好歹也算是挤进了官场,听闻过不少官员的族亲在老家仗着家中有人做官而胡作非为的事情。
他若是想走得更高更远,就不能被亲人拖累。他背景单薄,无族人姻亲帮扶,可经不起任何摧折。
所以尹金明还得给自己再上一重保险,“我听开德说,祝娘子在武功开办了一个小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13章金字招牌(第2/2页)
打得旗号是回馈乡里,尹金明私下揣摩背后肯定没那么简单,略微琢磨出几分意思,虽然不曾参透全部奥义,但对他而言已经足够了。
兴族学,人读了书就对前途有更大的期望。那他作为尹家官职最高的人,对族人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个可以用来炫耀的旗号了。
更何况,这些年在右武卫的熏陶下,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话: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人读了书,就不会像过去那般浑浑噩噩,不辨是非。对于某些明显有失偏颇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再只是作为旁观者指指点点。
段晓棠不得不佩服尹金明举一反三的能力,只问一句话,“你的俸禄够吗?”
这句话算是说到了尹金明的心坎上,他家算是负累小的,但对长安进学的花销依旧有直观的认识。
直言道:“我家有钱。”
“这次回去我打算分家,分得的资产当做蒙学的启动资金,族中再出一部分,应当就够了。”
尹父在世的时候当然不好分家,但尹金明实在不想再和这一家子搅合在一起。打着兴学助教的名义,应该能够办成此事。
况且尹氏家族比两个李子村都要有钱,四舍五入尹金明算是空手套白狼,不需要额外出多少钱帛,就将族中现在、将来兴旺的人家和自己牢牢地绑在一起。
尹金明没想着一蹴而就,只打算从蒙学开始,将来是否升级且看情况而定。
尹金明小时候是否有意被亲父和继母虐待,这种事很难评判,毕竟时下流行的是棍棒教育。
但尹金明明明有资质、有意愿读书,尹家也有能力供,却不让他继续读下去。这种做法在段晓棠看来,就是“不公”的实锤了。
段晓棠无意探问尹金明能分得多少资产,掰着手指头算道:“前期投入主要有三大块,学舍、老师的束脩,还有就是书籍笔墨。”
尹金明显然是仔细盘算过此事,胸有成竹地说道:“屋舍是现成的。”不用说,这又是他即将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