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前夕(2 / 4)

加入书签

“东曜天君,朕命你护送魏皇及其臣属、兵士回圣京,明日出发,不容有误。”

三大天君齐声道:“臣遵旨!”

天帝再举杯,群臣起身共饮,之后再无军政言谈。仙娥水袖翩跹,乐师调弦品竹。直至亥时初,宴毕,天帝为征妖大将军、西曜天君、南曜天君送行。

公孙天行离开后,姚修能回到西偏殿书房,与焦急等待的臣子明说了宴席的情况,叹道:“天帝打得好算盘。把我们送回圣京,好昭告天下魏军输得一败涂地。我拒绝献土,就跟我来这套。”

赵丹青道:“陛下,天帝肯放我们回京,我们应当利用这次机会。”

“此话怎讲?”

“军改。” 赵丹青目光如炬,“林太方镇守涿州,至今未被妖兵攻陷。陛下回京之后,应当下旨传各州大吏进京,以林家军为楷模,整顿各州军队以及两都守军。”

元士兰建言:“陛下还当召集民间修士,广寻灵根之人,挑选出众斩妖师,扩充军队。经此一役,三十六宗门荡然无存,正是我们收编能人异士的大好时机。”

忽然,元士兰、赵丹青看向门口,目光不怀好意。姚修能侧身一看,原来是徐应山不请自来。

元士兰喝道:“大胆!竟敢夜闯寝宫!”

徐应山悠悠地走进来:“这又不是圣京,何来寝宫之说?说难听点,你们是寄人篱下。不是天帝大发慈悲,你们能到哪去?”

徐应山无视元士兰、赵丹青二人,与姚修能同坐太师椅,笑问:“圣上,我那曾孙儿,近来可好?”

姚修能目不斜视,看也不看徐应山一眼:“在朝中做官,安分守己。”

“同光十九年腊月二十八,京城徐家夜遭妖邪,当晚在家者无一幸免。恺之被你关入诏狱,令仪令闻夜不归宿,这才躲过一劫。我就纳闷,京城重地,怎会有妖邪行凶?还恰好是徐家遭殃。圣上,您真下得去手啊。”

“徐应山!” 姚修能拍桌怒目,“你不要欺人太甚。这些年有多少县官无故暴毙,多少农户莫名失踪,你心里有数!”

徐应山连连冷笑:“圣上是打算把账都赖在我头上了?大魏连年妖患,闹市之中尚有妖怪当街食人,而且连您都说我徐家子孙死于妖邪之手。偏远之地死些人,不是很正常?圣上,为了灭妖,乾州各地的斩妖司还是我一手带出来的。”

见皇帝无言以对,赵丹青质问:“徐应山,你虽不曾入仕,但也是我大魏子民。可你不但面圣不拜,还与天庭纠缠不清。圣上怀疑你那是理所应当!”

“我是顺应天意,你们可是逆天而行。” 徐应山一指叩桌,看向皇帝的眼神像头山中猛虎,“乾州军政由我暗中管辖,往事一概不究,圣上意下如何?”

“若你一心为国,朕也就认了。” 姚修能摆手制止了正要出声的赵丹青、元士兰,“朕回京之后会重选各州官吏。乾州的官员名单由内阁拟定,届时你亲自进京,与朕一同过目。若不满意,朕令内阁再议。”

“多谢。” 徐应山起身就走,全无宴席上的卑微之态。

夜已经很深,东曜天君登楼赏月,早在楼阁等候的世子慕容永廉长揖为礼。

东曜天君仿佛漫不经心地说:“天帝有旨,命我明日送魏皇回京。永廉,这期间后军的军务就交给你和永弼打理了。”

“父王,大战在即,请父王明示!”

东曜天君目光森冷,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你就老老实实地跟在后面,随时接应。别动歪心思。你驱赶妖兵进入乾州,太过张狂了。”

“儿臣张狂,公孙天行不也是吗?他竟敢越过天帝命令父王调兵,简直是大不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