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小嘴真甜!(6 / 7)

加入书签

家小团队,在各大影迷论坛发帖、刷好评,制造声势。

    毕竟,《通缉令》本身质量过硬,这时候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摇旗呐喊,带节奏。

    如今电影行业早就不是以前了。

    一部片子的好评,不光靠观众自发,背后全是资本和运营的推手。

    IMDB上,一群水军账号准时上线,发布了各种看似中肯、实则精心编排的好评:

    “继《史密斯夫妇》后,第一次看到这么燃的动作片!”

    “杜笙这次彻底爆发了,从一个窝囊男到杀伐果断的大佬,演得太真实。”

    “没别的,这就是一部让你爽到底的爆米花电影!”

    各大电影论坛、娱乐门户也是一夜之间冒出无数软文:

    “无论你认不认识杜笙和斯嘉丽,看完《通缉令》后保证脑洞大开!”

    媒体的力量就是这么大,一句话能捧红一部电影,也能压死一部好片。

    那些本来只是随便看看电影的路人观众,一刷评论和新闻,发现这电影网上全是好评,海报也满大街都是,自然就掏钱买了票。

    更别说杜笙和斯嘉丽的粉丝群体早已被全面动员。

    遍布北美的“杜氏门徒”成员们不仅自己买票进场,还自发在网上发帖、拉人、晒票根,成了最活跃的“自来水”。

    这也是为什么制片公司愿意砸重金请明星主演。

    他们不只是演员,更是自带流量的话题制造机。

    为了进一步炒热气氛,杜笙还让人编点自己的八卦,再反手卖给狗仔队,一套流程熟练得像是在玩游戏。

    所有这些操作,目的只有一个:

    让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到这部《通缉令》上来!

    影片在北美3300家影院提前上映,特定提前场票房成绩出炉——高达789万美元!

    周五一下班,坎德拉就火急火燎地离开公司。

    同事一边追他一边问:

    “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坎德拉头也不回地说:

    “昨晚加班错过了提前场,今天再不去看《通缉令》,我怕我要疯了。”

    同事掏出一瓶印着杜笙头像的麦当劳联名饮料递给他:

    “那我们一块去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