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后来(4 / 5)

加入书签

/p>

很多外企的网站都不好登录,为了抢带宽,我有时候会在凌晨两三点拿出笔记本在宿舍上网,一直写到天亮。

闭着眼睛睡不着,脑子里转悠的都是那些问题和self-trodu(自我介绍)。

这时候,脑海深处总会响起一个声音,带着笑意,穿过教室闹哄哄的人声音浪,千里迢迢到达我耳边。

他说,耿耿,你真有趣。

很多工作申请连简历关都没过,看来都是成绩的错。

所以我就在我爸的期望下,报考了北京市公务员。

竟然又中彩了。

它意味着铁饭碗,意味着北京户口,意味着一种没有恐慌的人生。然后就在我入职三个月整的那天早上,我辞职了。

没发生任何大事儿。我自己都有点儿记不清了,那天早上好像是在下雨,我躺在**思考我们科长那篇讲稿到底要怎么改,忽然听见和我合租的那姑娘起床刷牙的声音。

身体深处另一个耿耿忽然就活了过来。她拒绝这样活下去。

我很难形容清楚这种感觉。

大学的时候,我就在课余时间帮学生会、各社团拍照赚外快,渐渐地,找我的人越来越多,熟人介绍熟人,朋友搭线朋友,大四的时候,我已经帮很多淘宝模特儿和红不了的三线小艺人拍过不少写真,零零碎碎赚了几笔小钱。

辞职后,我就正式到了现在的时尚杂志公司工作,到这个月正好一年的时间。

现在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No.313

我和程巧珍在咖啡馆坐到天渐渐黑下来。

“所以你要离开北京了?”

“嗯,回我家乡去。”

“舍得北京吗?”

我耸耸肩:“有什么舍不得的。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妙处。”

她若有所思地搅动着手中的咖啡:“那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趣。”

“什么?”

“在小城市工作,就像收到一张五十年后的死亡通知;而在大城市,则像是攥着一张虚构的藏宝图。”

我琢磨了一下这句话,笑笑。在不上不下之间徘徊的人有很多,可有时候再美妙的句子,拆开看也不过是更精致的抱怨罢了。

我已经抱怨得足够多了,我不想再抱怨下去。

“你回去想做什么?”程巧珍问。

“开个最俗气的婚纱照和艺术写真的影楼。但是是没店面的那种。私房摄影师。”

“什么叫没店面的那种?”程巧珍来了兴趣,又习惯性地拿起了她的笔。

“节约成本啊,”我讲起自己的计划,免不了兴奋得有些手舞足蹈,“我是要和去年采访的一个网络红人合作开店的,利用她的粉丝和号召力,主打特色摄影,反正我拍人虽然不专业,但是还算有一套,用样片吸引第一批顾客,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后面的东西就靠网络和人际间的口碑传播了,这是要凭本事说话的。”

程巧珍瞪大眼睛听着,笑意越来越浓。

“没有店面就节约了很多成本,拍情侣之间有故事的特色写真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取景大多在校园或者两个人交往过程中有纪念意义的地点,所以有赚头。而且每次拍摄都不一样,作为摄影师我可以飞来飞去,对我来说也不乏味。”

我一口气说完,喝了一口红茶,突然听到程巧珍说“咔嚓”。

“什么?”

程巧珍托腮看着我:“我要是会照相,真的好想把你刚才那个样子拍下来。你的眼睛都在发光。你知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眼睛里就已经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