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优质资源的整合(1 / 2)

加入书签

做人难,做企业更难。

不仅仅得要关注自身的技术发展,还得要关注市场的情况。

东南亚经济的复苏,对于北辰集团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毕竟当地经济不好,也不能指望人家有什么大的消费。

“香江要投资158亿港元搞数码港项目,整个是比较的雄心勃勃。旨在成为互联网科技方面的全球首要城市,尤其是在电子商业和软件发展上处于领导地位。”

这个项目已经开始在运作了。

陈元庆翻看着这个项目资料,达乐投资也在里面是投钱了。

达乐控股集团在整个香江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存在,而是巨头。

所以香江很多的项目,自动都会找上门来。

轻轻的摇了摇头,陈元庆叹了口气道:“这项目是在以地产项目的思维在进行运作。觉得单纯的把写字楼给建好,就觉得能够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

高科技企业是需要各项扶持政策的。

从对企业的现金扶持,到为了吸引人才而在住房、户口、医疗、教育上面的倾斜。

香江在这方面都没有弄。

港府在产业发展这块,真的是差得很。

而且,香江过高的生活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对于初创企业来讲是极其不友好的。

初创企业需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到技术上面。

现下来讲,香江的确是有一些软件公司。

但后面发展都是不行。

香江是一座城市,和内地市场有紧密的联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是隔开的。

香江的互联网公司没办法利用内地广阔的市场来助力自身的成长。

而对外进行开拓……

又是没有这个能力。

当然了,一切的根子上面,又是得要说到香江本地的人才上面。

像是内地,为什么高科技企业就只在京城、申城、深川、羊城、临安等几座大城市出现?

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人才上面。

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根本就玩不转。

香江即使有全球排名较高的大学,但是因为香江巨大的生活成本,又是很难留住科研人才。

在香江的大学毕业之后,大量的人才就离开这座城市了。

像是金陵,有着不少好的大学,但也是留不住人。

高端人才往申城跑。

“香江想要在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难度太大。”

班露:“高科技搞不了,但数码港这个项目,亏损的话,应该不至于。”

“亏钱倒是不会。只要将写字楼建起来,总是会租出去的。找个合适的机会,套现离场。”

陈元庆并不打算在香江搞什么高科技布局,没有必要。

上一世的时候已经证明了香江没有高科技城市基因,陈元庆在这一世自然也没有打算说头铁。

要搞,也是在深川搞。

深川有中为,有企鹅还有比迪亚。

得其一家已经天大的幸运,而深川有三!

班露知道陈元庆有些看不上香江的一些商人,觉得商人承担不起大义。

而搞科技,是需要点理想主义的信念。

商人太计较得失,反而搞不成事。

“影视这块,发展得怎么样了?”

班露将一份资料给找出来给陈元庆:“达乐娱乐传媒参与投资了4部电影,6部电视剧。虽然没有多赚钱,但也算是没有亏损。最为重要的是,对整个影视剧的制作流程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