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给你介绍个婆娘(2 / 4)

加入书签

进行复蒸。

曹石碌:“9毛太贵喽,我这没得赚,7毛!”

陈元庆摇头:“砍价可没有你这样砍的,我让一步,8毛5。”

要不说,渠道为王呢!

现在做销售,真的赚钱,比厂家都赚钱。

“不说了,8毛。我要100斤。”

“8毛5,少了就不谈了。我还不如自己在镇上来卖。”

曹石碌咬了咬牙道:“行嘛,8毛5就8毛5。”

陈元庆深深的看向曹石碌,他从供销社拿酒,是多少钱一斤?

“酒等我酿好了,就给你送过去,但是你得要先给钱。我现在这买粮食钱都没有了,你先让我周转周转。”

想要酿酒,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得要添置不少酿酒设备。

相比起未来直接能在网上买到各种酿酒设备而言,现在自然是不行的。

得要找专人给重新做。

曹石碌犹豫了,这那有货还没看到,就先给钱的道理……

“行,钱给你。”曹石碌还是给了,点了点钱,给了一沓给陈元庆。

分、角、元。

至于说五十元和百元大钞,现在是没有的。

此时的人民币,最大面值的就10元。

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同一个生产队的人,陈元庆自然不好自己一个人独行,就和大家一起同行。

走在路上,那自然就少不得摆龙门阵。

而陈元庆这段时间变化莫大的人,自然成为了谈论的焦点。

城里面谈论一个人,背着说。

农村就直接当面来。

“庆莽子现在厉害了哦,会酿酒卖钱了。”

陈元庆笑道:“就是赚个辛苦钱!”

虽然改开时间还不长,但在农村里面,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一向都很简单。

就是家里面日子过得好不好。

以前大集体,靠劳动来挣工分。

只要出工了,就能拿工分,至于说是否磨洋工,那又是另说。

反正,大集体的时候,各家的日子都差不多。

可现在土地包产到户,各家是凭自己本事过日子。

想要日子过得好,那么自然得要有钱才行。

有没有本事,最直接的衡量方式,就是能不能赚钱!

“庆莽子,你今天不是来卖酒的嘛,酒卖得咋个样哦?”

陈元庆看向几个中年妇女,可能曾经也年轻过,但现在没一个漂亮的。

陈元庆笑道:“都给卖完了。”

“卖到好多钱钱?”

“百多块钱。”

陈元庆也不掩藏什么,这酒有多少,价格是多少,大家都看得到的。

“赚了不少吧?”

“赚个啥哦,就几块钱的辛苦钱。一天从早忙到晚,都没得个歇的时候。”

稍稍聪明点的人,都是知道陈元庆这肯定不止就赚几块钱。

“你龟儿子还莫嫌少。一场赚几块钱,一个月赶几次场,比城里工人的工资都要高了哦!”

“这和工人可比不了。”

“咦,庆莽子现在赚大钱了,也是该找婆娘了哦!”

此时陈元庆二十四岁,在农村这个年纪还没有结婚,属于比较晚的。

要么有病,或者穷得抠胩(两腿间的部位)。

现在农村结婚都早,二十岁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35岁当奶奶,在此时属于很正常的事情。

祖孙三代凑不齐一个高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