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太子从军记(2 / 5)
知道,他此生不论怎么努力,可能都达不到他已经成为大宋最伟大皇帝的父皇的高度,可他实在是没想到他和他父皇之间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巨大,甚至巨大到了都不配跟他父皇相提并论的地步。
这一刻,赵寿感觉,压力山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寿也是郑显肃这么多年精心教导出来的,他自从懂事时起,就知道自己将是大宋的下一任皇帝。
所以,尽管赵寿已经开始意识到他与他父皇之间的巨大差距,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以更加努力的态度去追赶他父皇的脚步。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寿开始积极锻炼他自己的军事技能,白天深入了解军队,晚上熟读兵书战策。
这期间,种师道严格按照大宋最熟悉的战法,也就是浅攻进筑,组织了十几次的小规模出击行动,激起金人全力反扑。金人被骚扰的怒了,集结十五万大军,意图击溃辽东半岛的所有军事力量。
种师道亲自指挥一切调动事宜,协调各路军马。
这使得金军无法在短短数天的包围战中攻进辽东半岛。
关键,宋军有李琳炮,金军攻的是畏手畏脚,根本不敢密集攻击。
关键的关键,金军将士考虑到会有被种师道切断归路的潜在危险,又不能有任何掠夺,只能被迫无功而返。
见此,种师道果断派出大宋骑兵追截。
但可惜,这被更擅长野战的金军给击退了。
此战,金国动员十五万大军,却只杀死了宋军几百人,这还是在追击金军时出现的伤亡,而宋军在借着堡寨防守反击时,借着李琳炮、神臂弓杀死了金国数千人。
战果上,肯定是宋军占便宜。
最重要的是,金国人少,大宋人多,大宋这边最不怕的就是换命了。
听了张俊的解释,赵寿越发地觉得赵俣高明,但他还有一个疑问:“那女真不来战呢?”
张俊笑道:“由不得他不来战。”
很快,赵寿就明白了,张俊这是什么意思。
击退了金军的第二日,仇悆就着手构筑通往辽东京城的防御工事,保护贯通辽东半岛到辽东京的路线。
同时,仇悆还组织修路通往以前辽军、金军驻军的地点。
前面路修好,后面就开始铺设铁轨,将大宋的堡寨直接推到金军的前沿阵地。
接着,宋军继续出战骚扰金军,短短一个多月,就与金军交战了四十多场,打得金军不厌其烦。
尤为让金军难受的是,宋军虚中有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