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大宋(2 / 5)

加入书签

明自身正统性、彰显王朝实力的重要标志。

    也正是这些原因,让宋朝的历代皇帝始终将收复燕云视为己任,从赵匡胤的“封桩库”到赵光义的两次北伐,再到后世皇帝的隐忍与筹备,这份执念贯穿了宋朝前期的历史,成为影响宋辽关系乃至宋朝国运的重要因素。

    直到赵俣登基,又经过了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赵宋王朝才终于彻底收复了燕云地区,完成了大一统,再也不会被人笑话是一个偏安一隅的残缺王朝了。

    如今的赵宋王朝,比历史上的大明后期只差云南和辽东,但多了一个河套,实际上已经相差不大了。

    以后赵俣终于可以称赵宋王朝为大宋了。

    事实上,这也一直是赵俣的执念。因为没能收复燕云地区,他始终不愿意称呼赵宋王朝为“大宋”,因为他觉得赵宋王朝不配“大宋”这个称呼。

    收到张觉率领手下的三万多人马离开平州,出了榆关,北上进入辽西走廊,虎贲军接管了平滦营三州的所有堡寨以及榆关、辽西走廊等关隘重地,并且宋江和吴用已经开始按照大宋事先制定好的军事计划布置“关宁锦防线”后,赵俣和大宋的大臣全都很兴奋。

    赵俣此次御驾亲征,最不放心的人就是赵佶,没有人能威胁到赵俣的皇位,更没有人能威胁到大宋的安全,所以,赵俣便将赵佶带了出来。

    为以防万一,赵俣甚至将赵佶唯一的儿子赵桓都给带了出来。

    当初,在辽金之间的战局还不明朗,甚至是辽国还占了巨大的优势的时候,赵俣就断定了,辽金两国中,胜利的一方肯定是金国。

    赵俣还以此为由,夺走了赵佶的状元之位。

    老实说,那时赵佶是很不服气的,他觉得赵俣实在太武断了,女真人只不过是一群极度落后的野人,他们怎么可能打败强盛一时的大辽帝国呢?

    要知道,大辽可是曾经让北宋王朝闻之色变的强大存在!其铁骑如风,横扫北疆,使得中原王朝在其阴影下颤栗不已。

    然而,事实却证实了赵俣的远见卓识。

    女真人以雷霆万钧之势崛起,不仅击败了辽国,还一路势如破竹,几乎要将辽国的版图整个吞噬。

    这真是赵佶始料未及的。

    由这个结果再看当初,赵佶才知道他错的有多离谱。

    如果是他赵佶来当大宋的皇帝,那么他肯定会选择联金灭辽,用以收复燕云地区。

    那样的话,辽国一定会灭亡,大宋就要跟金国成为邻居了,双方之间不会再有缓冲地带,而且,金国吞并了完整的辽国,一定会变得空前的强大。

    再看金国崛起以后,烧杀抢掠、剜坟掘墓的所作所为,明显就是一群毫无人性的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