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收复燕京了(3 / 5)

加入书签

筋骨”,两者共同构成了其最后的“生存地盘”。

    这也就不怪很多辽人舍不得将燕平地区给赵宋王朝了,实在是没了这里,他们就等于是无根的浮萍。

    萧普贤女早就料到了,有些辽人会反悔,所以,耶律敖卢斡刚登基,她就以前线战事紧急为由,令耶律大石和萧干各率领两万人马立即去增援前线。

    萧瑟瑟知道,萧普贤女在施展调虎离山之计。

    好吧,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萧普贤女在施展调虎离山之计。

    可金军继续驰骋南下,已经快突破辽军的防线了。

    这个消息,令辽国的朝臣们一下子慌乱起来,他们也知道,不得不派军队去增援前线了。

    于是,萧普贤女将燕京地区的所有辽军大概两全都交给了萧干,让他立即率兵北上。

    同时,萧普贤女将燕京城的国库打开,又招募了两万辽军,让耶律大石带着北上。

    萧干和耶律大石很清楚,他们将燕京的兵马全都带走,是为了给宋军腾地,等他们再回来,燕京就易主了。

    可给赵俣当了近十年幕僚的萧干和耶律大石,十分清楚,赵俣对燕平地区势在必得,尤其是在金国越来越强、辽国越来越弱的情况下。

    也可以说,赵俣不认为辽国能守得住燕平地区,所以,他必须先将燕平地区牢牢地抓在手上。

    为此,如果不能用政治手段收复燕平地区,赵俣一定会动用军事手段来收复燕平地区。

    这才是赵俣亲自率军北上的原因。

    而一旦赵俣用军事手段收复燕平地区,那么辽国可能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赵宋王朝或许就不会再跟辽国联合了。

    那样的话,辽国可能会彻底失去复国的希望。

    基于此,萧干和耶律大石觉得,将燕京的兵马带走,其实是在帮助辽国。

    所以,萧干和耶律大石欣然领命,率领燕地的军队北上,分别从古北口和松亭关进入草原前去增援辽军。

    萧普贤女猜对了,等到他们商量将燕平地区割让给赵宋王朝时,耶律淳出列说:

    “大宋雪中送炭,又愿助我大辽复国,按说应将燕京路及平州路割让给大宋,奈何此二路乃我大辽复国关键之地,若割让给大宋,我大辽只怕覆灭在即,恳请二位太后奏请大宋皇帝陛下开恩,容我大辽再保留此二路些时日,待地方稍定、民心渐安,必当恭谨筹备,亲奉图籍、户籍,将此二路交还大宋。此非拖延之辞,实乃肺腑之言,万望大宋皇帝陛下理解!”

    知道赵俣不可能答应这样条件的萧瑟瑟,摇摇头:“此事已定,九大王莫要误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