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赵俣:我不想当第二个朱棣(1 / 5)
…
有时候,赵俣飘了,也会想,‘我都工业化了,难道还怕游牧吗?要不然,我直接带着神机军和四辅军北上,连辽国带金国再带蒙古一块平推得了!’
可冷静下来了之后,赵俣就会摇头苦笑,‘这事哪有这么容易?’
别看赵俣有李琳、麻晓娇这样的外挂搞出来的火器看起来能横扫这个世界,实际上,赵宋王朝目前阶段所拥有的火器其实也就跟明朝时所拥有的火器差不多。
而历史上明朝对比蒙古和建州女真也有火器上的优势,且朱棣多次北伐漠北,却始终都未能彻底剿灭蒙古;明朝后期也未能阻挡建州女真崛起,最后还让建州女真夺取了明朝的江山社稷。
究其原因,火器其实并不是万能的。
先说蒙古。
蒙古部落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活动范围覆盖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南部等广袤区域。明军虽有火器(如神机营的火铳、火炮),但深入草原后,难以追踪蒙古主力——蒙古骑兵机动性极强,可利用速度躲避火器攻击,待明军补给耗尽后再反击。
而火器严重依赖弹药和后勤,草原环境恶劣、补给线过长,限制了其持续作战能力。
这使得,朱棣只能将北伐的核心目的定义成“威慑”而非“灭绝”。
问题是,蒙古并非统一政权,而是分裂为鞑靼、瓦剌等部落,明军每次打击只能重创某一部落,却无法根除——此消彼长下,其他部落会迅速填补权力真空,难以形成长期压制。
这就使得,明朝只能通过军事打击迫使蒙古臣服(如册封、通贡),并不能彻底占领草原。
当然,这也是因为,草原不适宜农耕,统治成本过高,因此,明朝也不想占领草原,只是想这些游牧民族别老来骚扰自己,打扰自己的幸福生活。
还有就是,明朝的火器虽然领先,但早期火器存在射速慢、易受天气影响(如雨雪导致哑火)等问题,面对蒙古骑兵的集群冲锋时,防御效果有限。且蒙古通过缴获、贸易等会逐渐掌握火器技术,进一步缩小差距。
再说建州女真。
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时期已形成统一政权(也就是后金),采取“八旗制度”,军民合一,战斗力强。
其活动区域(东北山林、平原)地形复杂,既适合骑兵机动,又可依托山地设防。
而明军的火器(尤其是重型火炮)难以灵活部署,攻坚难度大。
后金后来通过缴获明军的火器(如袁崇焕的“红夷大炮”)、招募汉人工匠仿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火器部队(如“重炮营”)。
到皇太极时期,后金的火器技术
↑返回顶部↑